雷飞:重监测、强措施、抓落实——守护一方“绿水青山”

2024年06月24日 06:30

鼎城区地处湘西北、洞庭湖西南,全区国土总面积345.96万亩、林地面积107.43万亩,森林覆盖率32.18%。根据全国“十四五”林业生态灾害防控和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要求,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确保森林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鼎城区按照“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原则,坚持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成效明显。

一、重监测,提早预防。

为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专项普查,准确掌握年度发生数据,我区采取“监测全覆盖”的做法,建立了长效监测机制。一是建立日常监测点。根据全区森林资源主要林种分布,设立了8个病虫害测报点,通过测报员月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掌握全区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二是压实巡护网格“一长四员”的巡查责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充分依托网格护林员的日常巡护,广泛收集、甄别有效信息;三是创新监测手段。为提升监测水平与鉴定能力,近年来我区投入近50万元新建了松线虫检测室;为进一步将普查和监测精细化,提升智能化水平,我区采购了无人机执行后期监测任务。智能化科学手段的运用,为及时精准查明松木枯死原因和疫情发生动态提供了便捷。

二、强措施,有力保障。

为保障疫情防控措施落地有力,进一步开展好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鼎城区采取多项举措,取得了实效。一是高位统筹,谋划推动。按照“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属地负责”的原则实行疫情防控地方政府负责制。鼎城区从2018年首次发现松线虫病疫情以来,成立了以分管区级领导为指挥长,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各自职责。为加强工作对接,实行乡镇林长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模式,保留原林业站业务骨干开展相关工作,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林长制的考核体系,并不定期对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和网格护林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作效果;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群防群治浓厚氛围,每年印制“致农户一封信”、宣传折叠手册、贴画等各类宣传资料下发到农户手中,同时利用村组动员会、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横幅标语、张贴禁令通告、签订防控责任书、新闻媒体、微信群发等方式开展宣传发动,让疫情防控知识进村入户,营造全区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三是科学除治,保证质量。集中除治期间,同时派驻1名镇干部、1名村干部、2名技术人员全程进行质量督导,严格按照除治标准管理,保证不漏株、不遗留1厘米以上的松枝残质;疫木无害化处置中原木集中使用削片机进行旋切、枝桠及加工余料进行粉碎和热处理制成可燃生物颗粒,以完全达到无害化标准;四是强化监管,严防流失。为规范松木利用企业的管理,全区禁止一切除治性以外的松木采伐,疫点乡镇疫木集中除治和“即死即清”,由省局登记备案的两家无害化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并且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管,做到出入台账一月一报,随时可查;同时结合近年来“护松行动”,加强与电信、移动、工信、等部门的衔接联动,联合森林公安、林业执法队、工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对全区18个乡镇辖区涉松企业、物流园等场所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检疫执法由森防牵头,各部门配合定期开展“一月一排查”、“半年一行动”,目前,已形成长效联合行动机制;为加强疫木源头管控,充分调动发挥了护林员作用,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农户私自上山采伐和捡拾松枝薪柴的行为,积极做好宣传引导,让群众知晓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危害。同时开展入户排查,及时清理销毁群众房前屋后堆放的松木薪柴,消除疫情传播隐患;五是依托项目,以改促防。因地制宜,结合森林低改抚育、质量提质及油茶产业等生态工程项目,开展残次松林改培,以项目促进防控工作,连续几年下来,大大减轻了的全区的除治压力,林农也切实享受到了林业政策带来的好处,社会反响很好,截止目前,已改良面积近2万余亩;六是提早预防,因地施策。为做好无疫情健康松林区域的安全防护,我区连续5年开展了松褐天牛的“无人机防治”,截止目前,已完成防治面积近10万亩。同时在自然保护地等重点生态预防区域实施“打孔注药”防治,实行“一域一策”,为健康松林和景观松林披上了防护衣。

三、抓落实,确保实效。

为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根据常发性病虫害发生趋势,我区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治理”策略。一是开展竹类害虫的综合防治。为落实落细虫情调查,号召竹林分布乡镇开展竹蝗产卵地调查,做到早发现早准备;在跳蝻出土前,每年都采购备存林用烟剂和杀虫双等一批防治药剂提早发放到各个乡镇辖区,同时区林业局和乡镇林业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此种模式有效守护了竹林资源安全;二是从2022年、2023年预测预报数据显示,我区林间黑翅土白蚁危害面积有加重和蔓延趋势,为防止危害蔓延,区林业局生防工作人员带着一批白蚁防治药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进村入户进行防治引导,反响很好,这个活动切实反映出林农对科技下乡的迫切需求,也切实的维护了全区生态安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