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绿陇中荒山 ——四地携手共筑生态屏障

2024年07月16日 16:25

前有浙江金华市,后有福建福州、山东青岛倾力相助,定西历经二十年东西部协作,在荒山上种下三片生态林。黄土地上,四地干部群众在植树造林中亲密合作、因地制宜、探索方法、传承经验,写下友谊佳话。

定西山上木成林

6月2日,记者跟随“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定西城区南山。站在山顶远眺,层层梯田此起彼伏,重重绿浪翻滚。

望着眼前长达3米多高的侧柏、油松、云杉等树木,定西市安定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陈正斌感慨万千:“过去,这里还只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现在已经是一片林海。”

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张家湾社村民牟世明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小时候,山上几乎寸草不生。每到春天,我们栽下的树苗往往难以存活。但现在,山上树木葱茏,连我家的小院都种满了牡丹和郁金香。”

定西,这片曾因恶劣的自然环境而饱受贫瘠之苦的土地,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曾是深度贫困的根源之一。当东西部携手并进,双方迅速找到了“生态帮扶”的交汇点,共同肩负起在黄河流域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2004年,金华林为定西带来了新的生机。定西与金华携手合作,短短三年间,在凤翔镇、巉口镇、内官营镇、鲁家沟镇和青岚山乡等地,成功种植了5万亩的林木。十余载过去,这些林木依然茁壮成长,存活率高达95%以上。

2017年,福州市与定西市建立起对口帮扶的深厚情谊。短短三年间,双方共栽植各类苗木193.33万株,成活率更是高达98%以上。

2021年,青岛市与定西市结对帮扶,青岛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科学造林 擦亮绿色底片

如今,四地干部群众用好协作机制,传承造林经验,开拓创新方法,在黄土荒山绘就青山长卷。

陈正斌表示:“由于常年受雨水冲刷,这里的黄土裸露严重,腐殖质层浅薄,土壤营养成分匮乏。经过福州市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采取了增施有机肥、复合肥的策略,应对干旱缺水的挑战,我们采用了‘挖大坑、栽大树、浇大水’的种植方法,并广泛推广使用保水剂、生根粉、地膜覆盖、抗旱截干造林等先进的造林技术,结合高位水池、滴灌工程等高效抗旱技术,显著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据介绍,福州·定西生态林项目通过生态治理与群众致富相结合、生态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先进技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为定西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扶贫模式。

而在定西城区东山和西山,则是青岛生态林项目。范围涉及安定区凤翔镇石坪、榆河、安家坡等8个行政村,规划栽植各类苗木126万株。截至目前,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规划造林10000亩,已完成10000亩,投资4000万元,栽植云杉、侧柏、刺槐、早酥梨、大接杏等各类苗木96万株。

陈正斌表示:“我们将青岛林打造成绿满安定新典范,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森林景观。”

近年来,定西市吸收东西部协作生态林建设经验,打造了一批城市生态功能区、廊道生态屏障区等,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壮大。“十四五”以来,完成造林封育188万亩,新栽和提质增效经济林果17.12万亩,产值19.37亿元。如今,绿色已经成为定西最亮丽的底色。

生态林亦是致富林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福州林已成为游客、合唱队和晨练队的热门打卡地。

据了解,三大生态林让当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水土保持程度由上世纪60年代的9%提高到了82.3%。通过整流域、整山系的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9.2%提升到18%,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形成了森林小气候,降雨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377毫米增加到407毫米,呈现出了降雨量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大生态林还带动当地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植树务工、营林管护,让农户在绿色中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牟世明告诉记者:“自从成为护林员,我的收入渠道拓宽了,生活也更有保障了。每天巡山,保护这些树木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像牟世明一样,因生态林直接获益的群众不在少数。三大生态林项目带动当地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植树务工、营林管护,农户在绿色中找到了致富的路子。项目将30名农户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户均增收8000元,共吸纳6000余户村民参与造林务工,发放工资3000余万元。

陈正斌说:“通过植树造林,不仅能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更主要的是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以传播和践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