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点绿成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陇南市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观察

2024年07月19日 12: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陇南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长江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优良,绿色资源富集,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具有良好基础。近年来,陇南市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体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接续推进。

陇南市副市长李辉介绍,2024年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陇南市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陇南市先行先试,以打造美丽甘肃样板示范区、“双碳”融合先行示范区、绿色崛起特色示范区、生态城乡品质示范区四个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立健全“两山”转化机制五大方面、二十二项示范创建任务,着力推动陇南市加快“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我们全面启动官鹅沟大景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2024年1月景区被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命名为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宕昌县官鹅沟大景区,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市场营销和信息宣传科副科长李维佳向记者介绍,景区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大力实施荒山造林、森林抚育和土地复垦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逐步形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

来到鹅嫚沟景区的纯藏族村——新坪村,这里依山而建,景色秀美。村里特色农家客栈、羌陶非遗长廊、羌藏刺绣车间、蔓菁油古法作坊都别具特色。

新城子乡副乡长、新坪村包村领导张兴龙告诉记者:“我们厚植生态底色,以‘两山’实践基地创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提升等为契机,把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强劲动力。”

来到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点,这里的基础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藏族群众生活生产条件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坪垭藏族乡党委书记张文凤介绍,坪垭藏族乡先后被评定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按照规划,坪垭藏族乡将打造成为集美丽安置区、藏寨古村落、生态观光农业为一体的4A级景区,让搬迁群众通过旅游资源增收。

目前,美丽陇南建设入选中华环保联合会2023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峰会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绿色擦亮陇南高质量发展底色”的经验做法入选新华网“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陇南市被评为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2023高质量发展优秀城市。康县成功创建第一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康县、官鹅沟大景区、成县、金徽矿业、徽县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陇南市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比2019年分别增长67.68%、59.69%,比2022年分别增长184.98%、190.09%。陇南已经培育形成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是别具一格、值得奔赴的远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