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王璟 王皓
“十四五”以来,凉州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40.95万亩。从黄沙漫漫到满目青翠,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沧桑巨变,再次印证了勠力同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持之以恒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防沙治沙,每一个凉州人都是参与者。3月13日,凉州区再次组织全区118个单位、6817名干部职工深入新红路(民调渠)东侧,开沟铺草,挥锹填沙,“鏖战”风沙线,拉开了2024年春季义务压沙活动的序幕。
初春的凉州,乍暖还寒,可压沙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拿着工具,分工明确,三人一队、五人一组,背草、画线、开沟、铺草、埋压、起垄……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很快麦草方格渐次铺开,沙漠腹地萌动出了生机与活力。
凉州区妇联妇女发展部负责人兰茵茵告诉记者:“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行动者,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我们将以此次义务压沙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巾帼生态建设行动’,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引导全区广大妇女及家庭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凉州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沿沙区、沙区涉及长城、吴家井、清源等6个镇、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多年来,全区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同风沙危害作斗争,持之以恒开展北部沙区防沙治沙工作,初步形成绿进沙退的良好局面,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乡镇工作者,我更能感受到开展义务压沙行动在推动生态发展、保护土地资源方面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捍卫‘绿色家园’,为凉州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凉州区长城镇干部叶晓燕说。
如今在凉州,防沙治沙是全民共识。3月13日当天,除了各单位干部职工以外,还有众多群众自发参与义务压沙,当日共完成3200多亩的压沙面积。同时,多名网红达人也来到了凉州区义务压沙现场,把自身“流量”变成正能量,呼吁更多群众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当中。
自媒体主播张容(网名:美朵花吉)说:“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压沙活动,为家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呼吁更多的朋友参与到压沙活动当中,以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为凉州的生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长期的治沙工作,让聪慧的凉州人民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沙经验。凉州区积极推广应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手扶式沙障机。同时,积极推广光伏治沙新模式,探索板上发电、板下造林新思路,累计完成光伏治沙7.26万亩,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
“近年来,凉州区始终把科技兴林与科学治沙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市林科院等科研单位、院所及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和运用现有科技成果,切实提高防沙治沙成效。”凉州区治沙站干部安涛介绍。
青山绿水筑屏障,生态立区惠民生。凉州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搏击荒漠,向着荒漠地带不断挺进,探索出了防沙治沙的新方式新路径,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区人民群众成了环境保护的参与者、监督者、贡献者和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者。如今,“黄龙”已缚,绿洲净土已成为常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绿色美丽新凉州全方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