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1月27日,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甘肃将实施第二批普氏野马放归活动。
增绿:完成国土绿化1343万亩
甘肃国土面积位居全国第7位,草原面积位居全国第5位,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是全国第18位,森林覆盖率是全国第26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全国第27位。资源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
2023年,甘肃坚持增绿就是增优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全年完成国土绿化1343.06万亩,其中造林401.71万亩,种草改良941.35万亩,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98.13万亩。全省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6.9万亩。
记者了解到,2024年甘肃将开展国土绿化,全年造林260万亩以上,种草改良400万亩以上,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85万亩以上,进一步摸清国土绿化空间底数。
甘肃将做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全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组织实施“三北”工程攻坚战首批开工项目。
保护野生动物 建设国家公园入口社区
2023年,敦煌西湖保护区40匹普氏野马成功放归,与此同时,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朱鹮“回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了若尔盖国家公园前期创建。
2024年,甘肃将实施第二批普氏野马放归,与此同时,将做好引进朱鹮的人工繁育,为野化放飞试验创造条件。推进甘肃省分布的15种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稳定和扩大野外种群。
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甘肃将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县马蹄寺乡和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县铁楼乡两个入口社区建设及科普宣教,与此同时,与四川、青海、陕西等共建省份合作交流,开展联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