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通讯员龙敏 付贵全)近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并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沙丘破碎的地形和松散的干沙层一度成为机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徐先英带领团队解决了沙区治沙造林开坑困难、压沙劳动强度大的难题;39年来一直坚守在风沙一线从事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的脚步,把论文写在了沙区的大地上。
他牵头研发了多项防沙治沙技术和治沙装备。其中,研制的微型压沙机小巧、便捷、群众用得起,效率是人工的4到6倍;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研发的玛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推广应用后草地植被盖度及草场生产力增加了30%以上;创建的干旱沙区绿洲边缘“四带一体”治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同时,他和团队还把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世界听,先后培养了76个国家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