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0月21日消息: 大量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了,可市场在哪里?许多好的农业项目怎么快速推广到基层?这些都是农民、企业、政府共同的心病。1999年以来,市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华东农交会,由政府搭建一个大舞台,让农民、农业科研人员上台,放开拳脚尽情施展他们的本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成果对接和洽谈,四届农交会共引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436项。如今,这些项目已经在金华各地开花结果。
超级稻乐了武义农民
晚稻还没有收割完,武义县俞源乡下杨村几位农民就凑到一起,来到武义县农业局要求预订明年的超级稻种子。村民俞森林说,这种超级稻种一季抵上种其他品种两季,超级稻种子很紧俏,订迟了怕没有。
据武义县农业局食油站站长汤志飞介绍,武义县农业局在第一届华东农交会上与湖南杂优中心和安江农校签订两系杂交早稻示范推广项目,引入两系杂交早稻香优68、八两优100新组合,在前三年共增产粮食306.24万公斤,共增效益237.31万元。随后,他们又引进了袁隆平的两系超级稻试种。2004年起,武义县被列为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超级稻示范基地,是该中心设在浙江省唯一的示范基地,今年全县已示范面积5000亩,在1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连片示范畈24个,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比其他品种单季稻增产150公斤,亩增效240元,其中俞源乡下杨村农户杨云昌的两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了744.1公斤。
神奇仙草在仙源山扎根
在婺城区安地镇仙源山的山坳里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号称“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植物熊猫”、“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
国庆长假期间,上海交大赵亚平教授又一次来到基地,并带着一位攻读博士的学生,他们看到眼前这些长势良好的仙草,一个劲地点头称赞。赵亚平教授说,这些仙草的幼苗是他们提供的,可同样的苗栽种在学校的基地里,无论长势,还是成活率都不如这里。“仙源山基地内铁皮石斛成活率达到99%,被一位曾经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攻克,的确了不起。”他们还进行了产量实测,结果又是大吃一惊,亩产仙草达到800公斤以上,按现在市场价计算,亩产值达到50万元以上。
浙江大学张铭教授一直在研究“铁皮石斛在野生状态下生长”的课题。在实地考察了仙源山铁皮石斛基地后,他说他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这里种植的铁皮石斛是完全在野生状态下生长的,种植的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据市仙源山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静钢介绍,在第二届农交会上,他认识了赵亚平教授,双方签订了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合作项目,现在公司已种植了100亩铁皮石斛,其中30余亩已经可以采收并投放市场。
婺州蜜梨透心甜
第二届农交会上,原金华县特产站与浙江大学签订了《水果新品种引种》科技合作项目。金东区岭下镇下辽村村民吴建忠是品种引进的首批得益者,他拿到部分翠冠梨接穗在自家果园里采用高位换种的方法把原黄花梨换成翠冠梨,第二年就挂果,批发价达到每公斤6元,而且销路特别好。相比4元一公斤的黄花梨,吴建忠尝到了新品种的甜头。
据金东区特产站站长刘旭宇介绍,自从引进翠冠梨新品种后,全区种植了3548亩,并成立了婺州蜜梨合作社,每年邀请翠冠梨育种者、省农科院研究员吴征令来辅导上课。
金华“两头乌”又回来了
金华“两头乌”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饲养历史,可从上世纪80年代受“洋猪”的冲击,“两头乌”就被饲养户打入“冷宫”,在我市几乎销声匿迹。
在第一届农交会上,农业部门提出光大传统产业、重振金华“两头乌”的倡议。曾经办过厂、贩销过猪肉的永康农民杨振伟看到这信息后,马上行动,投资120万元,在山清水秀、依山傍水的永康市石柱镇西歧村建立了“两头乌”种猪养殖基地,2003年成立了永康市金华“两头乌”肉类营销合作社,周边地区200余农户都加入了该组织,年出栏肉猪达一万余头。
目前,合作社所属的浙江伟丰肉食品有限公司已开发出金华火腿、博士菜、叉烧肉、五香烤肠、新火腿、舜芋肉丝等金华“两头乌”牌肉类系列特色产品。公司在上海市曹安市场、杭州市场、金华市区开设了专卖店,肉价虽比“洋猪”肉高出50%以上,但产品还是供不应求。
据不完全统计:前四届农交会共组织了农产品展销企业755家,农产品零售额共计890余万元,签订销售协议金额3.7亿元,有379个产品被评为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银奖和优质奖;有622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农业专家与会,带来农业科技新成果5103项;组织和吸引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前来购物的市民累计1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