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草坪”也要从国外“引进”?【评】

2005年10月31日 08:24人民网王克安

    浙江园林网10月31日消息: 《新闻联播》报道,国庆节之后,经过园林工人的修整,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的草坪已经完成了更换。这次新更换的草坪面积共有9600平方米,分别位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更换的草皮是从加拿大、美国新引进的早熟禾、高羊毛等抗寒品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草坪一般都能达到11个月左右的“绿色期”,过冬休眠季节它也还在“绿”。因为更换了草种,整个冬天,天安门广场都将披上“绿装”。

    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笔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天安门广场的“绿色”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喜悦和乐趣。

    北京是泱泱大国之首都,天安门广场又是首都之核心地带。美化首都,美化天安门广场,那完全是必要的,在这一方面甚至多花费一些钱财,也是应该的;但我认为,这也要适可而止,有个限度,不能不计成本。譬如,用“绿色”,固然是好,但是否必须得考虑“季节”?常年保持绿色,有这个必要吗?当然,退一步讲,假若是面积不大的小景致,四季常青,没什么不可;问题在于,这可是“9600平方米”的大草坪啊,长年保持绿色,这该需要多少资金的投入?看来,目前中国的花卉技术似乎还不很行,还没有同国际“接轨”,所以,只好不惜用大量外汇,远渡重洋,千里迢迢地从北美洲“引进”!

    ——如果非要“引进”不可,那么,我倒有个建议:将目前的草坪面积“砍掉一半”,行不行?我甚至这样想,天安门广场之所以闻名世界,除了政治与历史等诸多因素之外,还因为它的广阔宏伟。过大的草坪并不怎么好,起码它过多地挤占了人们自由活动的“空间”,适当地减少草坪面积,使得天安门广场更加开阔广大,岂不更好!

    要知道,当下的天安门广场,不光是草皮品种作了更换,草皮的铺设与维护技术也不得不作出“改良”。根据《新闻联播》“视频”画面中现场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养护技术是“特级”的,其要求也是很高的,即每平方米的“杂草”不得超过4两(2棵)——请注意,这种“特级”维护技术,何止是“斤斤计较”,而已经是“两两计较”了!我不知道,真正做到这一步,那9600平方米的草坪该增加多少人员编制育、用多少工人的辛勤汗水来“浇灌”啊!

    人们已经知道,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摆放鲜花的花费已经是近2000万元人民币了。那么,国庆节之后,能否能稍微节省一点呢?

    战争年代,毛泽东说过,为着革命战争,要“节省每一个铜板”。那么,和平时期该如何呢?

    我想到“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中央提得非常之好!然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环节中都能够切实地贯彻之。

    大面积“进口”草坪,有这个必要吗?这要多少外汇?常年地维护,这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一定程度上,首都的风貌体现中国精神,首都的形象在人民大众心目中是高大而崇高的。首都成为“节约型社会”的表率,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首都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