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1月25日消息: 臭菘与温血的臭鼬一样,都能散发出强烈的臭味;并且,与臭鼬、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这种植物能够产生自己的体温。如今一项精巧的数学分析表明,海芋百合的这种“臭亲戚”可能拥有一种优质而简单的自动调温器。
臭菘(Symplocarpusfoetidus)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东北部的森林里。在美国和加拿大,人们将它视为一种散发着恶臭的“沼泽居民”,但是在日本,甘蓝被认为就像是一位冥想中的“僧侣”,人们称它为“座禅草”或者“禅宗草”。研究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即便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天气中,臭菘也能够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另外一种具有相同功能的植物是亚洲圣莲),并且显然臭菘的肉穗花序或者主干茎就是它的“火炉”。但是研究人员对植物的温度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后,得到的数据却是摆动而无序的,他们认为,这些数据由于太复杂而无法进行分析。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搞清臭菘到底是如何掌握加热时机的。
在11月份出版的《物理评论E卷》中,日本盛冈市Iwate大学的TakanoriIto和KikukatsuIto提出了一种使这一问题简化的新方法。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其它科学家用来梳理复杂现象——例如生态系统或者气候模式——中的重要变量的技术。首先,他们长时间追踪记录了两种臭菘野生群落的肉穗花序的温度,并且将这些温度数据与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在确信这些波动并不仅仅是随机的干扰后,研究小组断定,这些植物通常只利用两到三种信息或变量来调节自身内在的温度。这意味着,植物的自动调温器遵循一条相当简单的原则,或许就像人们家中的烤箱一样。如果“烤箱”内部的温度太高了,臭菘就会将其关闭。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臭菘体温的上升和下降到底有多快,以及作为体温调节依据的周围环境的温度。
专门研究混沌系统分析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气象学家JamesElsner指出,“我认为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论文。”他认为,“他们的工作进行得非常仔细,并且使用了正确的工具。”Ito和Ito对于自己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但是一个更大的难题随即摆在了他们面前:在分子水平上搞清臭菘使用的两种变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