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亚林业改革突逢困难 遭遇“木材禁运”

2005年11月09日 15:00中国绿色时报

    浙江园林网11月9日消息: 自2003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里亚实行木材禁运至今已经过去2年。目前,在推进利比里亚森林与林业改革过程中,是否应该解除该禁令?一旦解除,是否会因木材收入再次引起混乱和争端?这些问题摆到了该国林业改革倡导者的面前。

    联合国安理会的经济

    制裁与木材禁运

    利比里亚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8%,占西非地区热带雨林总面积的40%,是非洲最大的林区之一,盛产红木等名贵木材,主要出口产品是木材、天然橡胶和钻石。

    1989年,利比里亚爆发内战,国内经济陷于瘫痪。1997年,查尔斯·泰勒当选总统。泰勒政权为对抗反政府武装,利用天然资源换取的国库收入购买武器,并借助几个木材相关的外资企业的帮助向邻国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年对利比里亚实行了经济制裁,2003年7月又实行了木材禁运。2003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调整了对利比里亚的禁运措施,决议要求所有成员国防止因进口利比里亚木材而使武装分子获得资金。在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下,利比里亚已全面停止木材出口,采伐也几乎停止。该国林业最兴旺时期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0%,林业活动的停止对该国国民经济是一个巨大打击。利比里亚政府以及对利比里亚寄予同情的其他国家都强烈要求解除制裁。但是,联合国安理会2004年12月21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延长对利比里亚实施的武器、钻石和木材出口禁令等制裁措施,以进一步巩固该国的和平进程。

    森林资源及木材生产

    利比里亚森林原则上为国有。生活在林区的居民可进行传统的森林利用。国际非政府组织(NGO)担忧,这里的天然林可能会遭到持续砍伐。最近NGO的报告指出,该国未开发的天然林仅剩下约150万公顷。

    利比里亚森林采伐由获得长期采伐权(通常为25年合同)的外资企业进行,在实行经济制裁之前,约有25个企业在利比里亚采伐木材,其中黎巴嫩企业最为活跃。利比里亚于1976年成立的林业管理委员会(FDA)负责监督森林经营管理及采伐权转让。采伐权转让的面积为5万公顷~120万公顷不等,采伐企业按其规模无一例外地建立了加工设施,但除部分大型企业外几乎都形同虚设。在采伐现场有FDA职员的监督,除部分特殊树种外,通常采伐胸高直径为60厘米以上的立木,但企业职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采伐价值高的立木。企业的采伐活动转移到其他地方后,当地居民及城市的木材企业会加入到这个采伐行列,伐倒残存的较大立木,并在采伐现场用油锯进行粗加工。

    具有长期采伐权的企业所采伐的木材几乎都用于出口,只有少量供应国内市场,而用油锯进行粗加工的木材用于满足国内需求。

    利比里亚林业倡议与

    改革努力

    美国在利比里亚有其历史背景,在各方面对利比里亚给予了支持。在森林问题上,美国政府也是发起人,与欧洲委员会(EC)及世界银行等捐款组织及国际NGO协调成立了利比里亚林业倡议(LFI),吸收FDA及当地NGO等具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参与,推进利比里亚森林与林业领域的改革。世界银行和美国都已表明要对利比里亚给予大量资金援助,但由于受援体制不稳定,尚未建立正式项目。

    LFI主张,目前如果解除经济制裁,也许会再次引起混乱。该国现在正是由于没有争夺的对象(国库收入),所以可以保持和平状态,人们担心一旦有了木材收入就会再度发生争端。但是,关心原木进口的几个国家以及对利比里亚寄予同情的国家要求安理会解除制裁。

    作为解除经济制裁的必要条件,LFI要求:对采伐许可企业进行重新审查,对参与提供武器、确实违反合同的企业要解除合同;确保政府内部财务的透明度,将滥用资金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制止反政府武装在偏远地区的森林地带进行违法采伐。但是,要真正做到上述要求仍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