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占有率从41%缩水到9.6% 我们的绿地哪去了

2005年12月31日 13:26财富时报

    浙江园林网12月31日消息: 绿化占有率从41%竟然缩水到了9.6%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心态在绿地的消失中一览无余。

    难道绿地也会缩水

    2005年7月7日,是一个让张帆、陈岳琴夫妻一生都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得到了北京市园林局的《绿地验收证明》,该证明表示,他们所居住的华清嘉园绿化率仅有9.6%。这不仅和开发商当初宣传的绿化率占41%相差太大,就是离北京规划委对该小区绿化30.2%的指标也相差甚远,虽然经过了3年,但终于有了个结果。

    接近年底了,房地产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交房高峰,但是,即将交付到购房者手中的房子,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除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质量问题外,很多购房者发现,造好的房子和当初沙盘上看的不一样,有的改动还相当大,影响了自己规划好的生活。很多购房者拿到房子时,发现自己的小区与当初看的沙盘模型很不一样。要么是小区规划不对了,要么就是绿化带不见了。买房子的时候置业顾问照着沙盘模型和广告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就是冲着那美好的前景去的,现在房子拿到手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买房子花得可不是小钱。

    我们只听说某些 

    纺织品、纤维等物下水后会缩水变小,可没想到的是,小区里种植花草树木的绿地也会“缩水”。时下,一些房产开发商在推销楼盘时为了吸引眼球,动不动就冠以“花园”、“广场”的美称,并在精美的效果图中展示小区美景,给购房户造成绿地面积很大的错觉。而事实上往往名不符实,种几块草皮就叫“花园”,围一小块空地就号称“广场”,被禁锢在“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感慨绿色空间越来越窄,难道绿地也得了“纺织品”缩水的通病?开发商的售楼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至少是要约邀请。在售楼后没有兑现绿地,而是违反原规划盖起了住宅楼,那么这种行为“至少是欺诈”。

    我们的绿地哪儿去了

    开发商拿到一块地皮后,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成本,从中赚取最大的商业利润。然而为了能够顺利拿到规划、建设部门发放的施工许可证,开发商在总平面图上标出的绿地率总是符合规定的。

    接下来,有的开发商就会考虑如何多占几个平方米的面积。你可别小看这么点面积,一座20层的高楼大厦,随手那么一捏,就能够多出20来万元的利润。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熟悉‘行情’的开发商没有哪个会主动放过这块‘肥肉’的,除非政府部门加大查处力度。

    故意隐瞒规划目前,一些发展商把楼盘第二期的工程用地或市政工程未来的规划用地建成花园绿化而不向消费者说明,消费者以为这是永久绿地,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楼盘的重要因素。当消费者入住不久,这些价值不菲的草地花园就要被铲去。通常发展商在售楼广告中都会模糊或隐瞒这些“绿地”的用途。

    擅自改变绿地用途一些发展商会抓住消费者追求绿色的心理,把小区内很多空地打扮成美丽的花园,一旦发展商将楼盘推销完毕,就会把这些原本没有规划的绿地占用,建成停车场、商铺等,使消费者的绿色美梦变成泡影

    借他人绿地欺骗消费者一些楼盘租赁他人临近的空地,建设公园或小区的公共活动场所,等到了租借合同到期,这些楼盘也推销得差不多了,这些绿地就会突然消失,因为这些“绿地”都是发展商临时租借来的,并不是发展商真正拥有的永久绿地。这一招,也使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偷换概念提高绿化率有些发展商在售楼广告上会吹嘘小区绿化率多高,等入住后消费者发现小区的绿化率不够高时,发展商就会大玩绿化率的概念,声称绿化率是指小区内所有的绿化面积与小区占地面积之比,而这些绿化面积包括了私人阳台,甚至所有屋顶上的绿化也算在其中。

    如何保护我们的绿地

    对发展商的种种招数,我们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呢?笔者建议:购房者在与发展商签购房合同时,最好将发展商散发的该楼盘的宣传单,作为合同的附件,并且要在购房合同上进行特别约定,发展商不能改变该附件上的绿地规划,不得占有宣传单上标明的绿地。如果占用,无论何时,我们都有权无条件解除合同,并注明发展商为此要支付的违约金数额。这样,我们就有了保护自己绿地的有效法律武器。我们在购房时向发展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发展商可能会告诉我们这块绿地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再做出相应的购房决定,也就避免了掉进“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