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3月14日消息: 远足旅行,亲近自然,了解生态,台湾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记者在这个春天前往宜兰县,探寻宝岛休闲农业的成功之路。
乘火车离开台北,沿台湾东海岸南下,窗外是无垠的太平洋,背后是高耸的中央山脉。从清新的空气中,你可以辨识出这里与自然的亲密。
记者首先来到宜兰冬山乡的三富花园农场,这里原本是片柚子园,由于种植柚子利润持续下降,园主徐文良兄弟受到同行的启发将其重新整建成为休闲农场“紫屋森林”。由于园主拥有景观设计的专长,三富农场在第一眼就能抓住游客的心:浅紫色的屋舍前随兴摆放着几张户外咖啡座椅,绿意满布的屋前池塘,绿头鸭优雅而轻缓地划过,各色锦鲤争食小朋友播撒的鱼食。
徐文良说,选择紫色为农场主调,是从艳紫牡丹开始;这种带着深紫色的艳丽花卉,是受欢迎的庭园植物;花改变了环境,也引发了徐家人的灵感,于是农场开始出现紫色的建筑物,开发了一套紫米套餐,最特别的是,调入香芋蕃薯的招牌“紫色咖啡”。
三富花园农场现在所种植的水果都是免费采摘,徐文良表示,农场从十二年前开始经营,直到八年前对外开放,提供各种民宿以及葫芦彩绘、创意T-Shirt、盆栽组合等多样DIY体验活动,并有乡土料理、烤地瓜等乡土美食,农场每年千万元新台币的营收全靠这些。
冬山乡的半山腰有个“香格里拉”,不是国际酒店集团,也不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理想国度,它是台湾最早的休闲农场。这里海拔约二百五十米,年平均温度二十五摄氏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植物种类多,农作物生长特别茂盛。
这家台湾最早的休闲农场,除了环境优美外,多姿的田园生活体验及晚间活动,是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记者到达时,已经是晚饭时间,吃过精心炮制的鸵鸟肉和宜兰青葱,晚间农场为游客准备了搓汤丸、放天灯、玩陀螺等节目,让习惯了城市喧嚣的人们尝试乡村的娱乐方式。
度过充实的夜生活,第二天醒来用过早餐,游客便跑到果园晨练、赏花。果园种满大大小小的果树,如柚子、柳丁、杨桃等。爬到最高点,还可以坐在原木搭建的凉亭上,吸一口清新空气,饱览山下的宜兰风光。园艺师告诉记者,一个月以后,等柚子花开,这里满山遍野都是花香。
农场主张清来被认为是岛内休闲农业开创者。一九八〇年,他为水果不断跌价而苦恼,开创性地打出“采水果DIY”的口号,开放民众进入自己的果园内采食水果,并称重付钱,价格比市场零售价便宜很多。虽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更没有其他同业敢于尝试,但他硬是走出了一条从简单农业生产向休闲农业转型的成功之路。
“香格里拉”发展了十几年,现在已经是拥有四十多名员工、年收入可达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休闲农场,在全台湾颇有影响。张清来告诉记者,台湾地区在加入WTO后,农业受到冲击,加上本身劳动力薪资上升的瓶颈效应,农业必须转型。在宜兰,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的需求。
类似三富和“香格里拉”这样的休闲农场,在台湾还有许多。张清来说,农业的转型和农业的拓展,使农业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一年年重起来。在城市日益被污染,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工业时代,绿色的观光农业给台湾土地以新的希望。
“我访问过大陆一些地区的农业单位,不少地方自然环境颇有特色。”他说,如果用心设计,也可以走出一条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