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范:全国第一部“花境”规划南京出炉

2005年04月11日 11:17新华报业网杭春燕

    浙江园林网4月11日消息: 4月7日,记者从南京雨花台区副区长王国亮手中拿到了一份新鲜出炉的《南京市雨花台区花境建设规划》。这份由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牵头编制的规划,被认为是“全国首部花境规划”。
    
    所谓“花境”规划,通俗地说,就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基础上合理配置各色花卉草木的规划,通过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项目负责人、南林大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胡海波表示,“这样的规划,不要说全国,就是全世界也没有听说过。”
    
    规划的最初设想是雨花台区提出来的。南京的绿化全国闻名,而雨花台区的绿化水平在南京又是比较突出的。在打造“生态雨花”的过程中,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一个想法:在已有绿地系统的基础上,再营造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境”,展示现代开放的城市面貌,使全区的生态环境提档升级。
    
    一次,王国亮与南林大森林学院的薛建辉院长一起开会,就提到了做“花境”规划的想法,薛院长一听说也很感兴趣。很快,经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委托,一个由两位博导、一名博士和5名硕士组成,专门为“种花”制定规划的项目小组在南林大成立了。
    
    两大准则勾画“花境”总体布局
    
    什么地段该种什么花?怎么配置才能既起到美化作用又能体现特色?胡海波说,在做这个规划之前,我们先确定了两条准则:一是充分体现雨花台的历史人文风格,抓住各地段环境特点和功能要求,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二是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在植物配备上兼顾观赏、生产、环保、保健等功能。
    
    根据这两大原则,项目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廊、二带、三片、若干点”的总体布局。“一廊”:即雨花台—牛首山祖堂山生态廊道,主要包括机场路两侧、共青团路两侧及宁丹路两侧;“二带”:即秦淮新河防护林带和沿江风景区林带;“三片”:即宁南新区、南郊生态休闲区及人居森林区;“若干点”:即散布于区内的若干点状“花境”,如公园、广场、居住区等。这些地段要成为种植花木的重点地区。
    
    针对不同地段,规划又分门别类地提供了不同的“花境”。比如公园,根据雨花台区历史文化底蕴,建议多采用红、白色为主调的花木;而道路,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遵循“七彩雨花”理念,形成绚丽缤纷的色彩和简洁明快的线条;居住区,则适宜选用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增加观花树种的比例;防护带上构筑“花屏”,应将防护与美化功能相结合等。
    
    特色“花境”令人神往
    
    在这本厚厚的规划册上,记者撷取了几个关于特色地段的“花境”规划,先睹为快———
    
    秦淮新河风光带“花境”规划:结合原有香樟林、银杏林,采用自然群落式植物配置,选择落羽杉、枫杨、池杉、水杉、垂柳、乌桕、重阳木、花桃、木芙蓉、紫薇、木槿、云南黄馨、迎春等耐湿植物,临水大面积种植鸢尾、石蒜、唐菖蒲、千屈菜等水生花卉,注重常绿、落叶树种的搭配和季相、色相的变化,强调绿化、彩化层次,力求创造春景烂漫、秋景绚丽、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的休闲环境。
    
    雨花台广场交通岛“花境”规划:在交通岛中间位置采用形态和色彩各异的花灌木、地被组合种植,植物选用八角金盘、南天竺、红叶石楠等,力求自然、洒脱;增播自播繁衍能力强的一、二年生及宿根、球根花卉,如虞美人、花菱草、一串红、矮牵牛、鸡冠花、萱草等植物,达到季相与色相、乔灌藤草的结合。
    
    规划还专门设置了9条“花境”各异的景观大道。如纬八路定位为绣球大道,“白”为主色调,以木绣球为特色树种,点缀其它白花植物如白鹃梅、白花紫荆、珍珠梅、凤尾兰等,形成格调圣洁、高雅的道路景观;纬九路,桂花大道,“黄”为主色调,以桂花为特色树种,人行道以悬铃木为行道树,中分带种植桂花,并在原有灌木基础上适当增加黄花类的连翘、云南黄馨、萱草等,形成一条特色香花道路;此外,宁溧路———海棠大道,宁丹路———紫薇大道,龙西公路———梅花大道,共青团路———樱花大道,紫荆花路———紫荆大道,玉兰路———玉兰大道,郁金香路———郁金香大道……极具特色,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