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明园防渗事件谈谈遗产保护的真实和完整

2005年04月19日 13:12网络佚名


    浙江园林网4月19日消息: 圆明园防渗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一个生态学工作者,我对国家环保总局认真对待圆明园的生态保护,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动员群众参与听证会,并责令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停止建设、补办环境影响评价的决定表示支持;同时,对张正春等许多专家敏锐地发现问题,许多环保团体个人热心公益、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的态度表示钦佩。
    
    此次事件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圆明园铺膜本身的范畴,暴露出自然与文化遗产在自然变化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我们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体现了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的提高。
    
    圆明园问题关键在定位
    
    从圆明园湖底铺膜事件来看,根本问题还在于圆明园的定位。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其中2000余亩湖面,是北京海淀区难得的一块人工湿地,是圆明园整体园林建筑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圆明园作为近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见证,承载的是一段不能抹煞的历史,是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历史的“遗址”;这里的园林建筑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东西,尽管只留下残垣断壁,但仍能让人们想象到当初建筑的宏伟、建筑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和民族瑰宝。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首先应尽可能地维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延长其寿命,增加其价值,让后代得以缅怀和启迪。在这里的任何大规模的建设和开发必须十分慎重,应该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环境评价。
    
    另外,圆明园作为北京海淀区的重要湿地,对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的调节和周区环境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良好的蓄水与涵养水源的功能,圆明园湿地对附近地下水位的调节和水安全发挥着一定作用。圆明园湖水下渗也是在当前的条件下,自然规律的必然;同时,湿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意义也不能低估。铺设防渗膜,隔断了湖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违背了环境的固有规律,进一步破坏了遗址原真性和完整性。
    
    北京市缺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叠加了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结果。从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然而,用什么来指导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怎样进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从圆明园事件中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给湖底铺设防渗膜,有节约水的一面。然而,这样做仅留住了一潭死水,却破坏了湖区生态系统及其与周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圆明园保持一潭湖水可能是大多数群众的愿望。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则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采取多渠道和途径解决目前缺水的问题,包括中水回用、节约用水、合理灌溉、雨水收集等等。我认为,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和生态功能的圆明园生态用水,政府在生态用水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和适当的生态补偿也是应该考虑的。当前亟须在举行了听证会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地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和管理干部,根据园区的定位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从历史文化、景观、环境、社会需求、水文地质、生态、旅游以及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从而为制定有科学根据的可行方案奠定基础。评价的范围不仅要包括湖区,也应包括湖区周围的环境。
    
    遗产地管理保护科研待加强 
  [分页]   
    今天,世界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和潮流。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世界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有利于促进保护与之相关的景观等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遗产保护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
    
    然而,近几年来,不时有世界遗产地遭受因管理不善而人为破坏的报道:明孝陵古石像遭人任意攀爬,张家界被安上电梯,泰山被炸山劈峰、大建索道,平遥古城墙坍塌无人理睬。我们不禁沉思:如何保护祖先的遗产?圆明园事件也反映出人们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生态效益的问题。我们需要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加强遗产地的管理与保护、舆论宣传与公众教育。
    
    在2002联合国文化遗产年之际,世界遗产委员会为纪念《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而通过的《世界遗产布达佩斯宣言》明确指出:“努力在保护、可持续性和发展之间寻求适当而合理的平衡,通过适当的工作使世界遗产资源得到保护,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战略目标,通过它可以在保护和发展之间达成长期一致的和谐。对遗产的合理利用既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使其真正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又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对遗产的一切开发利用应当是科学、适度的,应当以有利于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和根本,这是世界遗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违背自然规律的重塑必然给遗产造成损害,最终使利用开发也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
    
    对于遗产资源的保护,根本在于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ality)”。真实性反映遗产在设计、材料、工艺及技术方面须符合真实的原则;而完整性则强调尽可能保持自身关键要素、面积、生态系统、生境条件、物种、保护制度的完整,也包括文化遗产与其所在环境的完整一体。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保护非常重要的原则,而科学研究是了解遗产地需要、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的基础和核心手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涉及多个学科,包含有化学、生物、物理、环境、地质、矿物、材料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
    
    应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律性的研究,掌握文化遗产的各类基础资料和信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进行遗产本底研究不但可以为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而且结合遗产本底研究环境容量,确保旅游发展水平不超过遗产地生态环境承载力,是自然和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做好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设立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和地方性的世界遗产专家咨询机构,评估论证保护规划和建设、维修工程等可能影响遗产价值的重大事项,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最近,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自然与遗产方面的研究,并筹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加强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和保护研究,现在看来不仅必要,而且是十分紧迫的。

专题链接:圆明园仍然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