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4月28日消息: 成都正式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命名为“节水型城市”,成为西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也标志着成都已经获得了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所需的两张必备门票中的一张。2005年4月28日,有关部门将向市民宣布这一喜讯。
据成都市创建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从1999年开始进行“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历经6年时间,终于获得了成功,而只有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城市,才有资格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同时,“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指标体系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部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因此,可以说“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创建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这两项工作。
2004年6月4日,成都市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顺利通过了由省建设厅、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验收。同年11月10日至11日,由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组对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考核组对成都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成都市是我国最早开展城市节水工作的城市之一;20余年来在城市节水工作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城市节水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三大步骤完成创建
基础扎实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亲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市级10大部门共同组成领导机构,全市单位、企业、群众共同参与创建。编制水资源规划、供水规划,制定供水管理条例、用水管理办法,建立城市节水统计指标体系,开设城市节水网站;注重节水技术改造,三年来投入资金3.5亿元,改造老旧管网57公里,有效降低管网漏失率。积极推行水平衡测试推广节水器具。
资料翔实对照《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创建节水型城市的12项基础管理目标和18项考核指标进行了多次认真仔细地研究和修改;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其每项工作内容分解、细化到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导则》要求,进一步深化节水基础管理,逐一落实各项基础管理内容和定量考核指标。
精心迎检早在进行创建迎检资料准备的同时,我们就对考核中需现场抽查的部分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生活小区、公共生活用水单位同步开展了全面、细致地预检工作。并下发文件要求有关迎检单位要加强领导,健全落实组织机构;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切实搞好创建工作;搞好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促进节水管理;使用节水型器具,搞好维修管理工作等。城市节水办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到各迎检有关单位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现场检查的顺利通过。
背景资料
国家节水型城市采取申报制,每两年评选和考核验收一次,凡在城市节约用水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都可以申报,通过国家验收后,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给予表彰。申报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共有12项基础管理定性指标和18项定量考核指标,包括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关指标。
数据说话
1.1亿———5年来,成都市区节约水量1.1亿立方米。
96.24%———自来水计划用水户计划用水率达到96.24%,达到国家节水先进城市标准。
10万———5年来在全市推广应用节水器具10余件(套),完成技改项目57个。
1.4%———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3%的同时,城市自来水用水量年均增长仅1.4%。
-1.89%———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均日生活用水反而下降了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