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敦化退耕还林出“新彩” 共造林34万亩

2005年04月29日 17:05新华网李泽 王景和

    浙江园林网4月29日消息: 全国退耕还林工作试点市的吉林省敦化市,目前正在大规模地开展“升级改造”:从市直机关到各乡镇村屯,广大干部群众抓紧春耕前的有利时机,首先在21万亩已退耕还林地的地块上补植红松及桦树、水曲柳等阔叶树种。

    市林业局副局长倪田棋告诉记者,敦化市2000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退耕还林试点市,到2004年,共造林3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1万亩,配套在荒山荒地造林13万亩,植苗量超过1亿株。经国家和省里连续几年检查验收,面积核实率达100%,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85%为合格)。退耕还林以来,全市新植的树苗80%以上是落叶松。现在,落叶松只占60%,红松已占到35%,其余是桦树、水曲柳、黄菠萝、杨树等。

    倪田棋说,大面积栽植落叶松生态效益不好,一是病虫害不好控制,二是林下植被不好,不适于动物生养。从去年秋季开始,市里就大力号召补植红松,要求每公顷补1200-1600株红松。红松一是生态效益好,四季长青;二是经济效益好,20年左右可结果,果实收入每公顷可达1万元;三是社会效益好,结果期可拉动采集业、运输业、加工业,果实还可出口创汇。市里算了一笔帐:把现有的34万亩退耕还林地和配套造林地全部补植上红松,加上建国以来人工栽植的55万亩红松林和45万亩天然红松林,全市的红松果林面积可达150万亩,按现在价格计算,每年仅红松果一项,收入即可达10亿元。

    “升级改造”工程深受农民的欢迎,许多农民自购树苗栽种。日前记者驱车在敦化境内采访,随处可见补植红松的男女老少。“等落叶松成材的时候,红松也结果了,现在栽树,等于给自己建一个有后劲的银行。”官地镇的一位农民这样说。

    为了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保护退耕还林的成果,敦化市规定不准在造林地搞林粮间作,禁止在造林地和水源区放牧,加大防火人力物力投入严防火灾,还从市财政拿钱,年年组织群众进行补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