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杨树苗滞销京郊树农无奈愿白送

2005年05月16日 14:14新京报王海茛

    浙江园林网5月16日消息: 昌平树农姚先生承包的土地即将到期,而土地上的10万余株杨树苗却没有买家。类似姚先生这样的杨树苗农,在北京郊区还有很多。
    
    有专家认为,杨树苗的过剩,既有类似于“谷贱伤农”的市场因素,也与当初一些企业的炒作有关。而另一个原因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变化使得杨树苗“无地可种”。而北京市退耕还林办的工作人员,则不认可退耕还林政策影响杨树苗过剩的提法。
    
    林业部门人士还提到,城市绿化任务的减少,也是使树苗滞销的一个原因。林科院一科学家表示,“这反映出有关部门传递市场信息以及对于农民的培训都不到位”。
    
    离5月31日越来越近,昌平树农姚先生一家,也越来越急。姚先生的50亩土地承包合同将在5月31日到期,但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10多万棵杨树苗却销路难寻。4月18日,姚先生在自家的50亩杨树苗林前,一筹莫展。他和家人商量过,如果有人要这些树苗,哪怕是白送也愿意。
    
    10多万树苗销售遇困
    
    向当地林业部门求救,网上发布帖子推销,但收效甚微

    
    姚先生原有约15万棵杨树苗,由2000年种下的8000棵繁衍而来。2000年,姚先生承包了100亩地,为获利,他将其中的50亩用于种植杨树。以每棵2至3元的价格,购进8000棵速生杨树苗。经过5年的发展,这8000棵杨树苗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约15万棵。
    
    为此,包括土地承包金、平整土地费用、架设浇水管道、购买种苗、水电、两名工人的工资、不定期地请人移植和修剪等支出在内,姚先生估计总投入超过了20万元。因为后继资金难以跟上,他提前终止了承包协议。5月31日是退还土地的最后期限。
    
    姚先生这时发现,这些树苗几乎一棵都难以销出去!他和家人想尽办法四处寻找销售渠道:向当地林业部门求救,找朋友帮忙寻找销路,向园林、高速公路、房地产等各个单位打电话,姚先生的女儿还在网上发布帖子推销。但是,几乎都没有效果。
    
    4月18日,姚先生表示,如果实在销售不出去,宁愿把这些树苗无偿支援给需要种树却无钱购买的单位、个人或者西部地区,因为自己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些树苗被砍毁。
    
    杨树苗滞销不止一家
    
    杨树苗可用于造纸,但最近的造纸厂在河北,运费比树苗本身还贵

    
    像姚先生这样的杨树滞销树农,并非一家。顺义树农范建国从4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在砍树。4月20日,范告诉记者,他曾在2001年种下了300多亩杨树苗,前后投入100多万,但是到现在,只能以每公斤0.12元的价格,卖给人做密度板。范建国叹息,“像卖柴火一样”。
    
    位于昌平白浮镇的北京市通开花木苗圃总经理许金观说,尽管自己的企业并不种植杨树苗,但是他知道附近因生产杨树苗“亏本”的树农有很多。
    
    昌平区白浮镇树农朱先生则庆幸自己转型快,前几年他也种了几十亩杨树苗,当时销路还不错。但目前,密云、顺义、昌平等地,因为找不到销路把杨树苗砍掉的树农“不是一家两家”。前几年由于杨树成本低,成材快,因而种的人很多。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地方要。 
     [分页]
    “杨树苗除了做密度板外,还能用于造纸。”朱先生说,但是距离北京最近的造纸厂在河北,运过去每车运费就要600元,而杨树苗只能卖200至300元一吨,“不值”。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杨树苗滞销并非只有北京树农遇到,山东、宁夏等全国多个省份都出现了杨树苗供大于求的现象。
    
    《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12月报道,2004年秋,由于造林计划的调整和缺乏信息引导,导致一些常用苗木结构性过剩,各地普遍反映今年苗木过剩较为严重,仅杨树苗木全国剩余将超过10亿株;而一些乡土树种、城市绿化树种和大规格苗木相对紧缺。
    
    对于现在这种境遇,姚先生表示,自己当初承包土地时,“的确没有想到”。他当时考虑的是,杨树苗成活快,繁殖容易,8000棵杨树苗,一年即可繁殖8万棵,即便是按照每棵苗0.5元销售,“也能有赚头”。
    
    市场原因致树苗难销?
    
    林业工作人员表示,苗农为求利润盲目跟从,造成市场一窝蜂

    
    说起杨树苗滞销,北京市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副站长姜英淑表示,“最近一两年都是这样,不是新的消息”。她透露,北京市现有杨树苗木量上亿株,“这个数据明显过剩”。她认为,归根结底这是市场行为,和国家的政策关系不大。
    
    姜英淑介绍,由于杨树成材快,前几年发展挺快,很多人看见杨树获利多,盲目跟从。她回忆,2001年正常的一棵杨树苗价格大约在1元左右,但由于市场上购买树苗的人很多,造成杨树苗的售价畸形,有些甚至卖到了10元以上,“有些人的确在那些时候挣到钱了”。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有些苗农贷款买苗,造成市场的一窝蜂,“现在需求量减少了,就难卖出去了”。
    
    北京市林业局造林处副处长曹女士表示,一些国有林场因为有规划可以进行调控,基本规避了过剩现象。而对位于乡镇的苗木和树农,则难以进行调控。
    
    昌平区林业局造林科工作人员韩伟也认为,对于树农自发种树的行为,光靠政府的引导难以奏效,“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是两回事,他们主要还是看市场的”。
    
    一拥而上缘自企业炒作?
    
    专家看来,各地树农一拥而上,与前些年一些企业炒作有关

    
    而在中国林业科学院一位专门从事杨树研究的专家看来,杨树苗的过剩,原因很复杂。她认为,各地树农的一拥而上,与前些年的一些企业炒作有关。
    
    这位专家说,杨树基本上可以算作是繁殖最快的树种,采取扦插的方式“一插就活”,一根苗可以砍成10节扦插,成活后便可长成10棵苗再截杆扦插。杨树成长快的特性,使得几年前一些企业利用杨树四处炒作,据她回忆,曾经在北方地区广为种植的“天演杨”,便是由新疆天演公司经过炒作后推广开的。
    
    南方周末也曾以《“天演速生杨”弥天大谎的诞生》为题,对该公司的行为进行披露。 
     [分页]
    记者在天演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了有关“天演杨”的宣传资料:“速生杨的好处:一是容易活,有水就活,见土即长;二是速生性,其成林期仅为160余天,当年扦插,当年成林……有人算过一笔账,若一位农民花1万元苗木费扦插5000株速生杨的话,当年可插穗5万株,产值可达10万元,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为1:10.若建立速生丰产林……每亩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因此,天演速生杨已成为人们公认的重要致富途径。”这位专家说,实际上“天演杨”繁殖起来后根本没有地方种,“长得也不好”。据这位专家回忆,多年来类似“天演公司”推广杨树的企业有“几十上百个”。
    
    无地可种致树苗过剩?
    
    专家认为,目前的树苗过剩,问题关键在于树苗“无地可种”

    
    杨树的另一个特性是要在平原地区种植,对水分条件有一定要求,这势必要和农业争地。这位杨树研究专家认为,目前的现状是苗过剩,而不是林过剩,我国的木材依然需要进口,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杨树苗“无地可种”,从而无法成材,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对于杨树苗过剩的现状有一定关联。
    
    1999年起,国家推广退耕还林计划,而后,国务院在2004年3月发布《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对于这个变化,该专家认为,退耕还林土地减少,对于杨树苗的过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退耕还林政策影响杨树苗过剩的提法,北京市退耕还林办刘女士表示不太认可。她说,北京绿化工程有很多,退耕还林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工程,并且完全是由农民自愿进行的。她同时透露,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已经没有退耕还林计划。
    
    她介绍,从2000年至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