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怎成生态灾难 退耕还林合适最重要

2005年05月31日 10:59人民网苏杨

    浙江园林网5月31日消息: 恢复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观点现在已是民心所向。西部大开发又吹响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角,西部许多地区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农民生产的主旋律。不过,大自然千百年来鬼斧神工形成的生态环境被毁于一旦后,想要巧夺天工恢复过来,无数的教训证明,人们很容易弄巧成拙。就以我国规模和投入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来说,这个工程连同其“前辈”——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留下了诸多教训。下面列举这三个生态建设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是为了说明面对复杂的自然界,生态建设必须有科学指挥。
    
    一、三个退耕还林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
    
    第一例发生在陕北。过去北方营造防护林时以生长快的杨树为主,因而被形容为北方都是“杨家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有些地方却在上演另一出戏——到处都是“沙家浜”,这个“沙”指的是一种多年生地下根系发达的优质牧草——沙打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生态建设中就可以以“沙”为纲。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在搞生态建设时,片面追求人工林草的高生长量、高经济效益,于是大面积飞播沙打旺。3年内长势喜人的沙打旺以后却逐渐出现大面积枯死现象。还有一些地区在退耕还林时大面积营造的人工林,几年后也普遍出现林下土壤干层现象,极端的例子是陕北清涧县造林40余万株,现仅存活100余株,被群众戏称为“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才发现其中究竟:表面干燥的黄土其实是库容巨大的土壤水库。但黄土高原降水补给不足,地面蒸发耗水强烈,土壤水库储存的巨量土壤水是地质历史时期长期积存的。土壤水活跃层深度一般在2米左右,2米以下土层的土壤水一旦耗用,很难补充。这就意味着,2米以下的土壤水是不可动用的净储量,可望而不可即。高生长量的人工牧草和木本植物,根系发达,耗水量大,浅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时,不得不通过发达的根系耗用深层土壤水。叶面大、蒸腾作用强、长势极盛的外来物种——沙打旺三年来就像抽水机一样逐渐耗光了地下水。一旦根系分布深度内的土壤水被大量耗用,形成土壤干层,植物势必衰亡。如果不顾当地水土条件大规模发展高产量的人工林草地,不可能营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秀美山川。与之相对照的是周边地区只进行自然封育的山地,尽管植被恢复缓慢,载畜力低,但三五年后本地牧草后来居上,越长越旺,势头喜人。所以,在没有弄清当地的生态水和生产水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之前盲目用集约化的方式和外来物种搞高强度的生态建设,很可能使生态建设反而变成生态灾难。
    
    另一个是四川的云南松人工林案例。这个案例可以用一个等式表达:木+木≠林。
    
    在四川西部的大凉山地区,通过飞播造林,形成了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云南松纯林。但这样的森林,却是寂静的,既没有鸟语花香,更没有虎豹豺狼,甚至,林地里连草也不多。2000年的雨季,郁郁葱葱的山林竟然出现了局部塌方。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样的人工纯林缺乏保证降雨就地入渗的灌草层,同年龄的纯林的根系又没有盘根错节,因而水土保持的能力并不强。另外,这种造林看似高效,省略了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进程,却由于物种单一,难以成为当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这种人工林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提供种源等方面与天然林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简单的木+木≠林。这样的人工林不要说承载当地的生态系统,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岌岌可危,这种危机在第三个案例中已经得到报警。这就是宁夏的杨树灾难。
    
    在宁夏平原以及周边地区,无论男女老幼,都知道天牛是什么,它们会带来什么。从最早在1980年代初发现天牛开始,一场噩梦就开始笼罩在宁夏平原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天牛的繁衍速度很快,加上在宁夏平原种的绝大部分都是杨树,天牛天生喜欢吃杨树的树心,而这种纯林又难以为天牛的天敌提供栖息环境——局面从此难以收拾。由于天牛藏在树干的中央,人工灭虫的工程变得极为庞大而繁琐。通常的灭虫方法是钻孔放药,但试想一颗树上已有几十个天牛,且分别位于树的不同位置,灭虫就几乎变得不可能。这一切最后只能是“挥泪痛斩杨家将”——最后的结果是近二十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几乎全军覆没:所有被天牛蛀吃过的杨树都被砍掉。从1987年开始砍树,直到90年代,几十万亩的农田保护林就此消失。根据初步统计,总共被砍掉的树接近1亿株!这是宁夏人刻骨铭心的教训。
    
    这样的教训早已不是孤例,新闻里随处可见:在辽宁西部的章古台,“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种的是樟子松,林相优美,十几年来人见人爱,但是现在大面积成为残次林,主要还是因为人工“配药、催熟、保养”的纯林没有一个相生相克的食物链做保障,偶然滋生在樟子松上的松毛虫得以肆虐一时,以致成片成片的林地成为树木奄奄一息鸟兽了无踪迹的“不毛之地”。
    
    二、合适是退耕还林还草中永恒的主旋律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适宜的生物群落组合和地表覆盖度会产生最优的生态效益。“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含义远远超出以稳定水土流失地域为目的的种树种草,而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自然演化的过程。人类没有能力去恢复真的天然系统,但是可以帮助自然,把一个地区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动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条件让它们自然演化,最终实现恢复。由于省略了物竞天择的过程,恢复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前述三个案例说明了如果只从经济效益角度或者政绩角度用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不顾自然限制强行缩短生态恢复的进程,就可能造成——错误的地点,错误的草木,造林弄不好就会成造孽。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目标是“山川秀美”,但对“山川秀美”也要科学理解。退耕还林还草所要的“山川秀美”只能是恢复由水、土、热状况所决定的自然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只能按照自然地带的基本规律进行植被重建,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抑制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加上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生态条件的恶劣,人工生态建设的成果短时间内想赶上大自然千百年来演替出的原生生态系统是很难的。在西北550毫米降水线以下地区,人工林根本达不到天然林的效果,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上效果都不明显,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单纯通过还林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是不现实的;在550毫米线以下400毫米降水线以上地区,还草要注意与畜牧业结合,才可能承载原有人口;在400毫米降水线以下地区,还要注意乡土草种的选用。过去六年的退耕还林以及二十六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很多地方重点在种树,但是并没有以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为目标,以致陕北出现了地下水资源严重耗竭问题,云南出现了森林生态效益不济的问题,宁夏出现了虫害问题,以及很多的地方的鼠害问题等。忽略了物种之间的生态交互作用,即便成了林,灾害、水源等问题最终还会使人工林被自然“退林”。
    
    因此,在主动的生态建设中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求尽量采用原生物种(或者叫乡土物种),二是生态恢复应以建立环环相扣、自我发展的乔、灌、草兼备的生态系统为目标。人工恢复生态的过程大大缩短了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进程,因此这个过程必须慎重。例如从自然封育开始,让灌草开道,在降水量和地貌合适的地区再适当人工造林。由于我国尚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面积稳定人工林草建设的成功案例,建设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主要还得靠保护,保护第一,建设第二,封山育绿才是上策。西北目前开始实施的大面积封禁、小流域治理的生态建设方针就是考虑及此才提出的。
    
    当然,这也并非就要忽略人的生存需要和主观能动性,而只是在合适的地域合适地发挥人的能力。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退耕的地方大多是人类居住区,因此完全封禁是不可能得到群众支持的,必须兼顾生产,这就要求封禁必须根据局部条件辅以经济林、生态林和草地建设等多种生产手段,林、农、牧业根据自然条件按比例并举。例如,黄土高原冲沟两边的坡地营造人工林对防止水土流失作用较小,通过修建挡土坝和梯田改造以及营造经济林等综合手段能更好地保持水土,且容易解决群众的生活来源,取得支持。在这些局部地带恰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可以更好地保证经济基础支持的生态效益。而对于西北干旱地带绿洲中的农田等水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牺牲一部分蒸腾水资源营建农田的乔木防护林纯林带也是值得的,因为快速建设好维持生存的少量基本农田,才可能减少人为干扰,实现大面积的自然恢复。2003年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立足科学,充分总结了几年来的经验教训,对自然和当地群众的要求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作了务实的政策考虑,以使工程能在自然规律和群众生活的双重约束下实现预定目标。
    
    总之,像退耕还林还草这样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必然要受地理、气象、经济和人文条件的限制,在多做会“跑调”、不做更“失调”的条件下,必须把握住“合适”这个退耕还林还草中永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