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出炉 圆明园原防渗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2005年07月06日 09:35新华社


   环境评价报告总体倾向防渗 

   浙江园林网7月6日消息: 昨天下午,记者看到了这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协助下完成的环评报告。报告总体上倾向于圆明园的防渗工程,环评报告上是这样说的,圆明园必须有水,不能这样荒凉下去,在有水的情况下,要充分节水,必要的时候要采取节水措施,环评报告还指出,湖底防渗工程是应该的。

    报告指出,评价单位进行了大量调查、监测、试验和模拟,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评价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为了防止圆明园生态系统的退化,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圆明园必须采取综合的节水与补水措施。由于圆明园坐落于清河古河道上,防止过度渗漏是节水措施之一。但是防止渗漏必须结合地质条件、节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进行比较选择,决定防渗的具体形式。

    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据悉,报告主要评价了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包括绮春园、福海和长春园,认为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圆明园缺少对湖底防渗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比如,圆明园内绮春园湖底是大约2厘米厚的粘土层,天然防渗能力较强,就算不采取人工措施也能基本满足防渗要求;福海的地质条件是以砂砾石层为主,沙砾石之上有底泥层可以防止一部分渗漏,综合考虑起来确实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长春园直接坐落于砂砾石层之上,加上近年来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涸状态,原有底泥部分沙化,导致抗渗能力进一步降低,渗漏严重,需要实施有效的防渗措施。

    报告推荐综合改进方案

    此外,报告还指出,由于圆明园防渗工程大部分已经完工的现实,工程的改进方案应该以防渗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报告推荐综合改进方案。

    这一方案包括,通过对沙石性湖盆覆盖原底泥层,将有利于在湖底形成新的防渗层,从而避免在防渗膜生命周期后再次进行防渗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

    报告认为,防渗并蓄水后在短期内水生生态系统会得到部分恢复和重建,形成并维持圆明园内较大的水域景观,但会对深根性植物和湖岸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当水体交换量不足时,会引发富营养化的风险。全部撤除防渗膜对土层的翻动会对湖泊生态系统再次造成破坏,也有可能错过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最佳时期。在沙石湖底中覆盖原底泥层,将有利于底栖生物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持。另外,适量换水和保持水体流动、构建完整的湖泊底栖和水生生态系统对于保证水体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各方反应

    环保总局:每一个环节都不会暗箱操作

    “今天在网上公布报告书,主要是体现公正透明,也是为了征求、吸纳公众意见,以保证最后结果的科学、公正和真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叫停、听证、环评、技术评估,到向全社会公布,每一个环节都不会暗箱操作,保证全程公开透明。”

    公开报告书对这一事件的意义有多大?潘岳表示,“我们实际上就是想做一个探索,政府自己来设立一个公开的平台,让各种意见在这里集中和交流,把政府有关决策所有的环节都向社会公开,决定的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这符合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执政方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潘岳介绍,目前环保总局正在组织专家对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专家技术评估后,环保总局将尽快作出审查决定。现在处于“技术评估”向“行政评估”过渡阶段。

    “环保总局的决策将完全尊重科学,以报告为基础进行论证。”潘岳说。对有关环保总局在35个工作日后才能公布最后结果的传言,潘岳说,环保总局将尽快作出决定。结果公布后,环保总局将监管决定是否落实到位。

    对环保总局将环评报告在网上公布的做法,北京大学教授李迪华表示肯定。他认为,让公众充分了解环评内容,是公民对国家管理知情权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专家学者:环评报告“认真”“谨慎”

    李迪华5日上午就看到了环评报告。他说,目前的环评报告只是对整个圆明园环境影响评估的一部分,且只有东区湖底防渗工程部分。他认为,还应追加对驳岸整修、西部景区整修等方面的测评,以便从整体上正确评价这一事件对圆明园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位专家强调,“圆明园事件”中防渗是次要的,圆明园问题是技术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遗产保护、公众利益等社会问题,所以“绝不是一个环评报告就可以回答”。

    “报告从整体上来说是认真的,所下的结论比较谨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也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他说,环评报告只是针对铺设防渗膜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圆明园作为一个遗址公园具有多重价值,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环评报告是绝对不够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崔海亭认为,报告书并没有回答太多的实质性问题,尤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的整体评价。“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防渗膜问题。至于对生态的影响,报告只笼统地说‘造成严重的破坏’,但严重在什么地方,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公众最关心的问题,都没有涉及,把应该直面的矛盾给回避了。”

    文物保护:最不放心的地方语焉不详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报告书指出,“防渗工程对部分湖岸堆石进行了水泥勾缝等防渗处理,由于工艺比较粗糙,而且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堆石工艺相违背,将导致湖岸美学价值的降低。”报告书同时称:“湖岸堆石是否构成文物,尚需要文物保护部门进行研究和认证,这已超出本环评报告的任务范畴。”

    对此,崔海亭表示:“防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文物的影响,恰恰是它的薄弱环节,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环评报告提及不多。”

    李迪华则认为,报告书肯定了对文物和周围环境的破坏,与现场看到的事实是相符的。但他也同时表示,“涉及到文物的部分,比较模糊。凡是和遗址有关的都是文物,是没有必要争论的。大量与文物有关的地方,报告书没有评估结论,这就说明文物部门应该介入。”

    “即使环评报告在技术上100%支持防渗工程,也不能成为圆明园大规模改造工程,包括大量砍伐林灌和湖岸翻新等的理由和借口。”俞孔坚认为,在对待这一问题上,必须首先明确它作为遗址的价值,才能谈在改造工程的技术上是否可行。

    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2004年1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北京市文物局时曾特别强调,圆明园西部遗址区的整治应符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整治过程中不得改变文物原状,不能对遗址造成破坏。国家文物局已要求北京市文物局,就圆明园整治工程对文物造成的影响组织进行评估,确保整治工程不对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造成损害。

    据新华社电

专题链接:圆明园仍然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