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人都是“绿色富翁”青山碧海蓝天25年来长伴左右

2005年08月05日 14:43珠海特区报


    浙江园林网8月5日消息: 

    【核心数字】

    全市森林覆盖率3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

    今年前5个月,珠海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天数为116天,占总天数的77.9%。

    珠海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004年我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在日前公布的中国科学院以及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完成的《广东各地市2003年绿色GDP的估算》研究报告中,许多人看到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珠海以人均绿色GDP30443元居全省第一。

    这项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匡耀求为此评价说,珠海是广东省较早放弃“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典范。

    青山、碧海、蓝天,芳菲的绿草,清新怡人的空气——25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海人精心打造珠海独具特色的生态型环保城市品牌,用优美的环境印制出一张精美的“城市名片”。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多年来,珠海人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从长远眼光和战略发展出发,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当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环境效益,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和经济发展都要服从环境保护这个大前提。

    珠海斗门益力味精厂年产值6亿元,但它同时也是广东三大污染源之一,市政府下了死命令:限两个月内达标,否则关门!市环保局派工作组进驻厂区,24小时监控该厂的排污。在强大压力下,益力味精通过技术攻关,把味精废液变成了年产3000吨的酵母和3万吨有机复合肥。被味精废水污染的黄杨河重新成为饮用水源,达到国家2类水标准。

    这些年来,尽管珠海的企业不断增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然而珠海的环境优势没有变,全市森林覆盖率3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据珠海市2004年及2005年1—5月环境状况公布数字显示,今年前5个月,珠海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的天数为116天,占总天数的77.9%。此外,珠海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004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生态珠海”缔造城市品牌

    回顾珠海的环境强市之路,有着太多的辉煌:1997年珠海市被评为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9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国际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199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4年,张德江书记在视察珠海时,对珠海的环境建设给予了“海上云天、天下珠海”的高度评价,提出要把我市建成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

    珠海优美的生态环境来源于政府决策者的智慧,来源于全市各行各业的关注和不懈努力。

    2002年,珠海开始提出建设生态市的发展思路,2004年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生态珠海的发展战略,并编制了《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中共珠海第五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今后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整治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牌。

    这些思路勾勒出一个日渐清晰的前景:珠海市民将会拥有更加舒适从容的生存空间,城市要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绿地率要提高,环境质量要改善,最终实现“城市在森林里、森林在城市中”的美好目标。

    大投入解决环保基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市环保投入15.7亿元,环境保护投资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7%。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已建成三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63.5%。同时香洲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吉大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南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北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立项,将在2005年底前竣工,届时,我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35.6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70%。

    市政府将市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列为今年“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工程的实施,2005年底前将建成主城区污水管网127千米,转输提升泵站16座及完成城区4条排洪渠底截污改造等,保证我市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届时,吉大白沙河、香洲沿河路排洪渠将告别脏臭。

    我市投入2亿元建成的珠海市垃圾发电厂,2000年7月份已投入试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自行配套设计,以国产设备为主的垃圾焚烧处理厂,设计容量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00吨,日平均发电量9.6万度,使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环境优势成为珠海市21世纪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财富”,市环保局局长毛东信表示,珠海将一如既往坚持高起点的城市定位和立足长远的城市规划布局,奠定良好的环境保护基础,坚持合理的工业布局和高标准的污染防治,保持城市特色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