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君子兰产业“蛋糕”究竟能做多大?

2005年09月14日 09:50长春晚报陈凤山

    浙江园林网9月14日消息: 长春市欲将长春君子兰打造成世界级产业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全民创业基地的战略举措,顺应了国内外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流。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花卉协会相关负责人,据其介绍,全国花卉产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2003年云南鲜切花产量30亿枝,占全国总产量近二分之一。上海的种苗,广东的观赏植物,广州、上海、北京的盆花,浙江、河南、四川的观赏苗木,长春的君子兰,福建的水仙,洛阳、菏泽的牡丹等,都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有些还远销海外。
    
    截至2003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达43万公顷,产值353亿元,出口创汇9756万美元。与1984年相比,生产面积增长27倍,产值增长近57倍,出口创汇增长47倍。另据这位负责人透露,2003年花卉种植面积3公顷或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国已有500多家。
    
    谈到中国花卉产业的未来前景,这位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到2010年,全国花卉产值将达700亿元人民币,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8%。到2020年,全国花卉产值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15%。初步形成包括生产供应、包装运输、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科研培训,以及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配套服务等在内的井然有序的花卉产业群;积蓄国际一流人才资源并造就一支能够应对国际竞争的知识创新和产品研发队伍;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种资源;建立起机构完善、高效运转的产业体系,实现产品多样化、信息有效化、储运安全便捷化、服务专业化、营销手段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核心竞争力。
    
    国内市场年需求8亿株君子兰
    
    由于君子兰不挑水土,生命力旺盛,四季长青,花色艳丽,还能净化室内空气,它的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还是宾馆、酒店、会议以及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高档花卉之一。因此,君子兰在市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高档君子兰更是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估测:国内每年君子兰需求量达8亿株,是个十分庞大的消费数字,市场空间喜人。
    
    长春市现有君子兰温室面积30多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君子兰3亿株,规模以上养植户达到5000多户。如果按市值平均价格15元1株扣除5元1株的成本费计算,3亿株君子兰年销售额将达到45亿元,可实现年利税30亿元。
    
    目前长春市君子兰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已经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富余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门路。
    
    长春市有关部门已制定了未来发展目标:到2007年,全市君子兰种植面积达到60公顷,年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实现利税60亿元。到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100公顷,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9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
    
    全民创业的黄金大道
    
    有识之士认为,长春全民创业、全民创富,非君子兰产业莫属。君子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而且是零风险,非常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残疾人员及社会富余人员就业、创业。长春宏大兰地君子兰基地老总李宏大介绍说,一家一户的阳台、窗台、小庭院等都可成为君子兰产业创业大舞台。莳养100盆质量好的成品君子兰,保守估算可年收益万元,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长春人几乎家家养君子兰、销售君子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全民创业、全民创富浪潮。很可惜,这次伟大的全民创业浪潮由于种种原因夭折了,这对长春人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如今,长春君子兰即将迎来第二个春天,长春人再不能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
    
    长春新月君子兰基地要建一个集养植、销售、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君子兰生态文化园”,该基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每年长春市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计算,长春君子兰叫响世界品牌后,将多接待100万人次;如果以每个游客消费50元计算,其收入可增加5000万元。“我们将自产自销成龄君子兰50万株,平均每株80元,其收入可达4000万元。另外,君子兰是高附加值商品,其利润率可达30%-80%。我们基地投入的1.2亿元,预计三年能收回成本,一定能够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花卉出口大国荷兰

    
    国土面积只有4.2万平方公里的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贸易国,荷兰花卉的种子、种苗和种球遍及世界所有的花卉生产国家。以郁金香为代表的荷兰花卉质量上乘,品种繁多,价格合理,深受各国消费者的青睐,花卉业已经成为荷兰农业的支柱产业。目前荷兰有花木生产企业1.2万多家,种植面积1.1万多公顷,从业人员7.2万人,花卉业年产值73亿欧元左右,产品80%销往国外,为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国。
    
    洛阳牡丹香飘海外
    
    近年来,河南洛阳以牡丹花卉为媒介树立城市品牌,形成了独具风味的牡丹文化,经验值得借鉴。牡丹是洛阳的市花,目前年产值4800万元,种植面积1.6万亩,从业人员5000人。牡丹花作为古都的形象使者,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通过牡丹这张城市名片,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美国、韩国、保加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有571家外资企业落户洛阳。就其规模和总量来看并不是很大,但是洛阳牡丹花卉产业的区域特色明显,以花为媒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为国内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