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油城文化 沙漠石油景观亮相绿博园(组图)

2005年09月03日 08:40中国绿色时报杜艳玲




小型炼油厂模型

枯胡杨
 

    浙江园林网9月3日消息: 从“五一”就开始进场施工的中国石油园,经过近4个月的精心打造,目前已基本建成。日前记者在这个面积达8300平方米的绿博园内最大的外地参展景点,领略到沙漠石油景观风情。

    据中石油展园建设的总指挥、中石油国际项目部经理刘闯介绍,中国石油园体现的是中石油“奉献石油、创造和谐”的精神,打造的是中国首个沙漠石油景观园林。展区共分五大区域,通过石油从勘探、开采、炼油、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展现中国石油工业的精髓。

    进入中国石油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架鲜红的拱形大门。红色如彩虹状的拱门与对面的十运会主场馆——南京奥体中心遥相呼应,预示着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走进拱形门,迎面便是一座重达200吨的雕塑基座,近100吨重、高7米的王进喜花岗岩雕像坐落其上,雕像背面刻有其生平,讲述“铁人”不平凡的一生。“铁人”是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也是石油精神的象征。这座重量级的雕像有可能成为绿博园内“最重量级”的景观小品。

    接下来的区域就是石油园“西气东输管道儿童乐园”。在这个区域内,用合金铝板建造的一根橘黄色的西气东输管道的放大模型,全长40米,直径3.2米,可供游人穿梭其中。管道内壁上设置了24个橱窗,陈列有关石油工业的科普知识。管道上方的阀门被制造成夸张的红色卡通形象。管道模型旁是一处儿童乐园,设施、造型都很卡通,也是绿博园内惟一的儿童乐园。在这里,5台按1∶2的比例建造的橘红色可以动的仿真采油机,按1∶20比例设置的井架模型等,展示了石油从钻井到开采的全过程。园内的凉亭被做成了加油站的模样,供游人休憩。第四个区域内还设立了一座小型炼油厂的模型,最高处有2.7米,展示了液化石油气、煤油、柴油、汽油等产品的炼制和生产步骤。

    最后一个区域是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沙漠景观区,种植在沙漠中的沙棘、骆驼刺、胡杨、沙枣、罗布麻等江南地区难得一见的植物,经过他们的精心管护在这里均已成活。为让江南人看到大漠精灵胡杨的风采,中石油展园煞费苦心,历经5天6夜的风雨兼程,让10多棵来自南疆的胡杨从5000公里以外的库尔勒塔里木河畔落户到绿博园。1棵30多年生树高近10米、3棵10多年生胸径5厘米和8棵3年到5年生的小胡杨在胡杨林内生机盎然。此外,还有4棵形态各异的百年枯胡杨。有着“沙漠勇士”称誉的胡杨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也是干旱沙漠地区惟一能构成浩瀚森林的乔木树种。它耐干旱寒冷,生命力极强,用途广泛,是沙漠地带居民一宝。据说,它能“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沙漠景观区内还有两株来自新疆奇台、距今1.9亿年前的树木化石——硅化木,它们以不菲的价值将成为镇园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