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宗药材今成珍稀植物(图)

2005年09月05日 16:55扬子晚报王娟


    浙江园林网9月5日消息: 


因在七叶中长出一枝花而得名的名贵中药七叶一枝花已很难找寻

    明党参、浙贝母、七叶一枝花……这些昔日南京郊外随处可见的大宗药材,如今已很难觅得其踪影,成了珍稀植物。

  南京难觅野生药材踪迹

  南京师范大学植物专家陈俊福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些草药都是可以寻迹的,用来治疗咳嗽的浙贝母和作为补药的明党参在紫金山上随处可见,即使是作为名贵中药的解毒良药七叶一枝花,他也曾经在宝华山上觅得过。但20多年过去了,当他再来到这些山头的时候,却只能寻觅出为数不多的几棵了。

  大量采集中药被挖光

  陈俊福告诉记者,这些中药的减少与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中药的需求量一直都很大,各大药房四处收购药材,老百姓蜂拥上山采草药。陈老给记者举例说,那时他作为教师一个月的收入是5060元,经济条件已经是比较好的了,而一个采药人光是一天采集下来的明党参就卖到了4元钱。“这样算下来,他一个月赚的钱是我的两倍。”这么大的利润,名贵中药被大量采集是可想而知的,只有一些根埋得很深的明党参,藏在石缝之间,挖起来很困难,才会最终存活了下来。据上世纪80年代物种统计,全国共有12809种中药资源。但只20多年就锐减了一半,只剩下6000余种。

  环境污染影响其繁衍

  此外,20多年来,整个环境状况也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气候变化异常,加上一些流域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因素也影响了这些野生中药的生长和繁衍。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就曾经出现过出口的野山参因“有农药残留”被退回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消灭病虫害,当地曾用飞机喷洒过农药。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深深地影响着这些药材。

  人工栽培已成出路

  中药材的数量在加速减少,中药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满足药材的需求,我国鼓励将它们移植到某个地方进行人工栽培。南京中药大学药学院王春根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药房里的中药相当一部分都是人工栽培的。

  栽培中药药性不及野生

  然而人工种植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如何保证?王教授说,当某个物种资源不够或者濒临灭绝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人工栽培。现在我们国家也鼓励这种人工种植,当野生资源匮乏的时候,就在这种中药的主产地发动农民种植。如明党参,江苏句容是它的主产地,现在它的种植基地就设在句容。但他同时指出,将“野生”变成“家养”,有的时候会影响到药材的效果,人工种植地的老百姓总希望药材的产量高,自家收入多,自然就会人工添加一些肥料来除虫、催长,从而导致药材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有实验证明,很多栽培的中药赶不上野生的药性好,王教授举例说,江苏产的太子参,人工种植出来的在外表上看个大、饱满,而野生的明显要小得多,但有效成分检测发现,人工的竟大不如野生的。“如何使种植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与野生的相当”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国家力争解决的课题。王教授说,经过几年的研究,我国部分药材的药效已可以和野生的相提并论,如桔梗、浙贝母等,而一些常用的濒临灭绝的野生药材也已被立法保护,任何人不得乱挖。国家规定所有种植地的药材都要做药化实验,经过相关的认证才可以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