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江源绿洲展新姿

2006年10月30日 10:28青海日报杨巴 焦万能
    中国园林网10月30日消息:如果说发源于三江源区的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大江河在三江源区的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177亿立方米、232亿立方米、107亿立方米,又分别占整个流域水资源总量的25%、49%和15%确凿无疑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想象地处三江源区的总面积达294.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对三江源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所起的巨大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保护好三江源区的森林资源,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项目就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才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江源区的森林植被主要以寒温性的针叶林为主,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东部和东南部。长江水系主要有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东仲、江西林区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玛可河、多可河林区;黄河水系主要有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军功林区、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河北、江群、中铁林区,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麦秀、东果林区;澜沧江水系主要有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扎曲河沿岸疏林地和白扎林区。这些林区属于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和温带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峡区域,主要树种有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红杉、祁连圆柏、大果圆柏、塔枝圆柏、密枝圆柏、白桦、红桦、糙皮桦。

    尽管这些森林对享有“中华水塔”之美誉的三江源来说举足轻重,但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遭到了人类乱砍滥伐的噩运,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人类对这片森林的砍伐几乎到了毁灭性的程度。就玛可河林场而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砍伐达到了顶峰期,那时,几乎一天就有一片树林消失,拉运木材的车辆平均每天都有20辆左右,最多时可达70辆。据业内人士称,经近一个世纪的乱砍滥伐,加上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侵袭,三江源区的森林面积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

    以1998年国务院颁布禁伐令为标志,三江源区的天然林保护正式拉开了帷幕。经过2000-2001年的试点后,从2002年起,以保护三江源区天然林为目的的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退耕250万亩,荒山造林种草312.03万亩。工程涉及全省41个县(市、区、镇),有19万户农牧户,近110万人参与了工程的实施,共补助种苗费1.71亿元,补助粮食2.16加1.64亿公斤。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三江源区森林的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水土保持功能,而且为促进林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于2005年8月正式启动后,总投资达5.2个亿的9.81万亩退耕还林(草)项目,452.04万亩山育林项目以及森林草原防火体系项目同时付诸实施。目前,已完成封山育林103.06万亩,人工补植苗木64.59万亩,设立宣传牌41块,投资达8756万元。森林防火已购置发电机15台,风力灭火机119台,普通灭火器265台,灭火服417套,新建器材仓库近1000平方米,完成投资1550万元。三江源区的森林进一步得到了休养生息。

    9月7日下午,我们翻山越岭来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林区的潘洪封山育林区。这是一片牧草繁盛的阴山坡,茂密的草丛中一排排、一行行整齐的排列着约30厘米高的云杉苗,绿油油的云杉苗长势喜人。囊谦县林业局副局长俄多指着稍高一点的云杉苗说,这些云杉已经在苗圃里培育了5年了。虽说云杉的生命力很强,但在三江源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还是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片封育地共有5000亩,是今年5月开始封育的。当时共有当地牧民160多人参加了苗木的种植,历时一个月共种植云杉苗95万株。

    俄多接着说道:"今年,这里连续45天的干旱,不仅使大部分草场提前发黄,地里的青稞也颗粒无收,而这5000亩云杉却成活了90%左右,真是不容易,我们也为此感到欣慰。"

    我们来到白扎林场原始林区时已是黄昏时分。进入林区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美妙童话世界。蓝天白云下,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远远望去森林覆盖的群山由高而低、由远而近层峦叠嶂,美不胜收。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欢快奔流,不时泛起朵朵浪花,峡谷间鲜花盛开,鸟鸣啾啾,真是一处人间仙境。

    一路走来,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痛心地看到了曾经遭受砍伐后留下的累累伤痕。尽管很伤感,但也可以算是一种警示吧!

    据白扎林场场长布多尕介绍,白扎林区总面积为7.4万公顷。自1998年国家颁布禁伐令、实施天然林封山育林工程以来,这里的原始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通过几年的禁伐和封山育林,以前低矮的灌木林明显增高,疏林地的针叶林苗木密度也明显增加。

    在听到一阵蓝马鸡欢快的叫声后,布多尕说,林区里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如白马鸡、蓝马鸡、猕猴、金钱豹、岩羊、麝香等,特别是实施封山育林以后,各类野生动物的量急剧增加,多年不见的雪豹也时有出现,经常可以看到石羊和牧民家的绵羊同群觅食的情景,这里简直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了。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玛可河林场,是我省长江流域大渡河源头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一片原始森林区。

    1998年,玛可河林业局在我省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采伐量调减为零,顺利完成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重点生态公益型林区,承担起了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任。

    几年来,累计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3623.7公顷,封山育林35145公顷,幼林抚育1178.33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11952.76公顷,完成封山育林补植任务5.6万亩。经实地检查,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三年保存率也普遍达到了70%,工程造林取得了实质性效果,玛可河林区森林覆盖率由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的52.6%提高到了目前的59.68%。

    玛可河林业局副局长李长明在接受采访时说,玛可河林区地处长江上游,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虽然经过近10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相信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有全流域人民的大力支持,玛可河林区的森林资源会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