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五年十万亩沙荒变绿洲

2006年10月30日 13:38中国绿色时报孙景才
    中国园林网10月30日消息:5年时间,河北省邢台市少了9.9万亩沙荒,多了1.6%的森林覆盖率。

    邢台市把经验归结为: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机制创新,探索经营模式,坚持科技支撑。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邢台成立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把治沙造林作为各级党政干部一把手工程,明确目标,卡死责任,奖惩分明,从而保证了防沙治沙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完成。

    全市唱响“发展借民力、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间”的旋律,调动社会各界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依靠非公有制支撑防沙治沙健康发展。据统计,2002年以来,邢台市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430万元,除国家投资955万元外,群众自筹资金1475万元,占总投资的60%以上。

    邢台还探索适合本地的经营模式,针对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区域内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现状,营造规模林地,用于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和增加收入;选用速生杨,间作经济作物,推广林经共存、相互促进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以村间路、田间路为主要框架,建设农田防护林网。临西县东留善固村2003年营造治沙防护林2000多亩,全部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村树木66.2万株,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46.2%,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为了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邢台市各级林业部门严把造林质量关,并积极采取抗旱措施,推广生根粉、地膜覆盖和保湿剂,治沙造林成活率超过90%。各级林业技术人员还深入乡村开展技术服务,普及治沙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绿化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