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 生态改善
考察地点:郫县农科村
中国园林网11月30日消息:一走进郫县农科村,处处洋溢的川西乡村民俗风情,吸引了“创森”考察组的眼球。“这盆金弹子收益如何?”“罗汉松多少钱?”考察组一边看一边问,对农科村以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助农民增收的“以绿地换效益”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看见一户户农家乐里绿树成荫,彭镇华教授打趣地说:“这里不仅是农家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林家乐’呢1
考察组成员竖起大拇指说:“农科村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其他城市城郊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探寻了一条出路。”城郊结合部要实现林网化、水网化,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它靠近城市、服务于城市,而农科村正是依托了当地的绿化资源,向绿化要效益,在让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森林旅游一大典范
考察地点:都江堰、青城山、虹口
走在青城山的健康步道上,“创森”专家组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从都江堰到青城山再到虹口,一路上,考察组看到,当地政府对景区内的林木资源予以格外保护,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青城山算得上是一个典范1考察组专家说,青城山的林木资源相当丰富,以此为依托,成都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注重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城市远郊有这样一座天然森林,老百姓来到这里也会有纯净的感受,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行为1中国林业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副主任委员吴泽民如是说道。
处处见绿成都无光杆路
东北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祝宁,对成都建设森林城市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亮出了“高分”。
在谈到成都森林城市建设亮点时,祝宁说,成都城郊的绿地资源很充分,城郊绿地包围城市这一块做得很好,比如农科村“以绿地换效益”的模式;而城市绿地反包围,近年来也得到了发展。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走了成都的一、二、三环路,绿化都做得很好,很漂亮。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都处处见绿,找不到一条“光杆路”,这是在其他城市不多见的。
成都城郊生态建设赢得“高分”
“这里不仅是农家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林家乐’呢。”昨日,在副市长曾万明的陪同下,“创森”考察组对我市郫县农科村、都江堰青城山、虹口等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实地考察。
“成都农家乐成功走出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之路,为我国城市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探索出了很好的可借鉴的模式1“创森”专家组对我市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郊生态建设亮出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