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捐建喜忧参半 园林部门恳请各界加入

2006年01月09日 12:51云南日报张雅棋

    浙江园林网1月9日消息: 昆明去年岁末首启“市民林”认种认建活动,赢来不少市民喝彩,欣喜这不仅能使这个春而不绿的城市有一些改变,添增一道道绿色景观,也能成为“十一五”期间“创园”的一个亮点。然而,活动启动半个多月来,却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有人担忧,有人作壁上观,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叶公好龙”……

    1个现象外地人希望昆明增绿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处了解到,“市民林”捐建活动启动半月多来,虽然一些市民表达了捐建意向,其中的一些人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低保家庭,但捐建情况并不如预想的那样火爆。

    现年80岁的施志华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拿着低保补助,日子非常节俭,但说起和树木的故事,施老如数家珍。现在他住在周围缺乏大树的董家湾附近,还时不时上山栽棵小树。为让这个城市多点绿意,他非常想在“市民林”亲手种上一棵树,力所能及地养护它。

    市民杨女士、李女士、郁女士等人谈到,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愿意为美化城市尽一片心意,希望认种的树木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记者在南屏步行街遇到几位外地来昆工作的人士,他们对认种认建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表示愿意通过方便的渠道认种大树。

    两种声音亮丽风景还是叶公好龙

    据悉,约800平方米的北门街绿地将成为昆明首个“市民林”。此外,园林部门将按照“成熟一块建设一块”的原则,捐赠的资金够建一块就建设一块。很多市民通过园林部门热线或本报短信平台对此畅谈了看法。

    退休高级教师徐女士表示,她居住在北门街附近,非常希望这片“市民林”早日建成。她感叹,早些年带学生到野外去义务植树有“走过场”的成分,一方面植树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植完就走,是否成活根本不得而知。徐女士说,如果这片认种认建的“市民林”在市区出现,必须美化环境和管养维护两不误。

    退休助理会计师但云华在本报短信平台上留言,非常尖锐地指出,“市民林”有“叶公好龙”之嫌。但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很痛心地看到白沙河水库上游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却被弄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令人心酸。但先生认为:“一方面是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要‘创园’,但一方面又有各种部门在破坏生态,已有的、应该保护下来的不好好保护。市中心曾有很多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一些苍翠的行道树并不影响交通,现在都很少见了。一边花那么高的代价在创园,一边还在不断砍树,这不是叶公好龙吗?”

    3种态度施行失望等待

    在“市民林”捐建过程中,记者随机地采访了一些市民和部门,看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位捐出200元的市民杨先生说,“市民林”认种认建在很多城市都习以为常,他早就盼着昆明也举办这样的活动,因为既能缓解人居密集区少绿之痛,也能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通过这样的公益行动,自觉为自己居住的家园铸造绿色景观。市民雷先生、付女士等也先后加入了捐建的行列,虽然捐款的数目不一,但他们表示愿意行动起来,为这个城市添绿。

    宋先生则失望地告诉记者:“狂欢的圣诞夜后,一些人笑了,金马碧鸡坊却哭了。”宋先生感叹,为什么城市有处罚毁绿的条例和法规,但类似事件还是反复发生。“为什么有行政命令说不再砍伐大树,但道路扩建又睡倒了成片的大树?真令人费解和失望,如果总是这样令行不止,我宁肯作壁上观。”

    说到为何昆明的企业对“市民林”不热衷时,一部门的负责人认为,一是相关单位表率不够,无法调动更多企业认建;二是认建渠道还不太畅通,希望有关方面加大宣传的同时,多开设更方便的捐建途径。这名负责人说:“市民林是件值得期待的事,但昆明的节奏好像总比那些城市慢一些。”

    4点提示自愿捐款数额不限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还有很多市民在得知有“市民林”此举后,更多关注金额和捐建方式。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提醒市民:一是坚持自愿捐款的原则,有意捐款的单位和市民,请统一把捐款交到昆明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处,捐款数额不限,将存入专门账户,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使用;对已完成建设的“市民林”,市园林绿化局将公布资金使用情况。二是捐建的市民或单位都将由昆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办公室记入“市民林”档案,捐认达一定金额的,还将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办公室颁发“昆明市认建市民林荣誉证”;对捐款建绿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三是园林绿化局对捐款建设绿地进行全程监督、检查、指导,4区绿化部门负责实施,“市民林”方案将在报园林绿化局核准后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认捐单位和市民可以参与栽种,4区绿化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和以后的管养。四是捐赠的资金够建一块就建设一块。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将建立认捐档案,在认捐绿地前统一设立统一样式的“市民林”标志牌。

    “你种一棵树,孩子们多一片荫”。省外一些城市认种认建已蔚然成风,昆明首次启动“市民林”建设,也将为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你增多一些绿荫。园林部门呼吁,为改变这个城市的春而不绿,请各界加入“市民林”的活动中来。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钱宁:尽一点公民责任多一些市民意识

    为什么“市民林”的捐建有点冷?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的钱宁教授认为,春城人的市民意识还有待提升。

    钱宁说,要让市民做到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百姓对周围已习以为常,以为看上去无关的事,却和他们生活密切关联。昆明近年来经济发展不错,但人们的生存压力还是挺大的,还是生存意识在主导,市民意识反而有些薄弱。

    钱宁说,市民意识就是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谴责无益。比如下水道堵了,路被压坏了,树木被砍了,人们总爱说,希望某些部门管一管,自己好像一个旁观者。还不如想想这些给自己带来不便的现象,到底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习惯造成的,自己能否为这些事情尽一点公民的责任呢?“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才是市民意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