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运用“生态浮床”修复黑臭河道

2006年02月13日 10:38文汇报李哲

    浙江园林网2月13日消息: 如何让黑臭河流重现澄净?“生态浮床”技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日前,上海市农科院宣布,上海科学家已经成功掌握这项技术,并在国家“863”重大专利示范工程等应用项目中取得预期效果。    

    主持课题研究的市农科院研究人员表示,相对于传统的治标不治本的物理、化学等技术,此次开发的“生态浮床”技术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据专家介绍,污染水体通常是氮、磷等元素超标,这些元素恰是植物生长的“营养素”。新技术以高分子材料做成浮床,在水面上种植陆生生物,吸取有害物质,从而加快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重新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根据污染程度不同,浮床的水面覆盖率从5%-50%不等,通常标准为30%,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不会造成影响。通常,首选的植物为旱伞草和高杆美人蕉等,不但可以吸收利用氮、磷等元素,其根系、浮床和基质还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随着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增加,污染水体的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恢复。最终,浮床种植植物将被彻底“搬离”,而水体污染物也将以“干物质”形式被收集处理。

    专家表示,水面植物的“除污能力”一般可达每平方米6至8公斤,在没有新污染物进入的前提下,总磷、总氮、化学耗氧量等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可达50%至90%。

    据介绍,采用此种技术消灭河水黑臭一般两、三个月即可见效,而且成本较低。目前,在无锡太湖富营养化重灾水域五里湖,生态浮床技术已取得预期效果,并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