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投2120亿建设林业 沙化首次逆转(图)

2006年02月28日 08:49新华社


    浙江园林网2月28日消息: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国家累计投资2120亿元加强林业建设,启动并全面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是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统计显示,天保工程使9500万公顷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3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使3000多万户农户1.2亿农民直接受益。我国的沙化土地由二十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现了逆转。

    贾治邦说,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带动下,我国五年完成造林3200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867万公顷,封山育林1330万公顷。人工林面积增加到5300万公顷。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18.21%,森林蓄积量由115.67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

    从七方面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7日表示,力争到2010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商品材产量达到9980万立方米,人工林供材率达到7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达到70%。

    贾治邦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从七个方面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一是在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定向培育建设各类珍稀树种培育基地。二是发展以人工速生材、小径材、低质材为原料的人造板品种,适度发展以大径材为原料的人造板品种,推进林板一体化。三是大力培育速生高产和高热值、高含油的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四是大力培育竹林资源,建设一批竹林原料基地,发展竹胶板、竹制品、竹浆造纸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业。五是发展以木本粮油为重点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六是开发利用我国乡土树种、野生花卉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花卉和林木种苗业品种。七是培育10条森林生态旅游线,使全国年均森林旅游的人数达到4亿人次。

    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全面启动

    2006年我国将全面启动林权制度重大改革,由于林业的主战场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将在农村。

    关于林权改革的基本思路,贾治邦说,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贾治邦说,这项改革既可促进农村快速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也给农村和农民带来十分显著的利益。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增加村级财力,巩固基层政权;三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5年全民义务植树120多亿株

    “十五”期间,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7.5亿人次,植树120多亿株。贾治邦表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此外,全国林业系统5年新建自然保护区790处,总数达到1699处,面积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49%。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形成稳定的人工种群,物种资源稳中有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初步建成,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一○年全国森林覆盖率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7日提出,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32亿立方米,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733万公顷,全部公益林、50%的自然湿地和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25亿公顷,森林公园达到2800处,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

    贾治邦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把我国林业推向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

    贾治邦说,“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生态治理的重中之重。主要是指我国西部的“三北”地区、西南峡谷和青藏高原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是我国生态治理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