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北以花为“媒”花农摇身变花商

2006年03月06日 15:03经济参考报刘元旭 刘海峰
    


    浙江园林网3月6日消息:见到天津市中北镇农民张玉起时,他刚谈完生意开车回来。走进张玉起的家,近百平方的公寓房宽敞明亮,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菜,两口子一年收入也就七八千块钱。”谈到花卉产业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张玉起喜笑颜开,“现在从事花卉经营,一年纯收入差不多20万元,不仅从三间砖瓦房搬进了楼房,还买了汽车,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张玉起生活的巨大变化正是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依托百年花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增收的缩影。

    目前,花卉产业已然成为天津中北镇的支柱性产业,该镇已初步形成了以鲜花种植基地、批发交易大厅、科技示范园区和观光园花卉为主的产业链。仅花卉产业一项每年就为该镇农民带来了1亿多元的收入。

    中北镇党委副书记赵文月告诉记者,早在1996年,中北镇就确定了“看市场、定发展,看需求、定品位”的农业发展思路,决定利用该镇传统的花卉种植优势,积极引导农民退菜、退稻种花。

    张玉起告诉记者,刚开始种花时,由于不了解市场,许多花农不得不每天凌晨两三点出发,用自行车拖着刚收获的鲜切花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批发,有时候还到各个花店去推销,那时,价格经常被压得很低,尝尽了卖花的酸甜苦辣。

    赵文月说:“随着种花的农民越来越多,我们意识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带动花卉产业的发展,中北镇从镇里的工业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了大笔资金进行“花卉流通大市场”建设,并对花卉种植进行扶持。

    如今,位于中北镇的曹庄花卉市场已经成为北方最大、辐射全国的花卉集散中心,当地生产品种和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花卉大户开始走出天津,到广东、福建等地承包土地,搞适销对路的花卉种植,然后运回到自己在曹庄花卉市场的摊位销售。此外,也有一部分像张玉起一样的花农,专门担任起了花卉交易“中间商”的角色,从南方贩运回大量花卉进行批发零售,实现了从花农到花商的转变。

    不仅如此,依托花卉产业,中北镇还不失时机地发展了观光旅游业,目前该镇已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