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市林科所工作人员育出逾十种珍稀树种

2006年04月22日 16:01中山日报赖有生
    浙江园林网4月22日消息:“这是土沉香,这是格木,这是山桂花,这是鹅掌楸,还有云南石梓、观光木、降香黄檀、喜树……”昨天上午,踏进中山市林科所育苗基地,放眼所及,一垄垄的袋装幼苗碧绿鲜嫩,在遮阳棚下宛如一片绿色的地毯。在市林业专家的指引下,记者饶有兴趣地一一观赏了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的树种。 

    近几年来,为了配合生态建设和林相改造,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乡土阔叶树种自我培育,并成功培育了包括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的树种在内的80多个树种,在全市“一区三线”造林绿化中广泛推广应用。所育树苗品种之多、质量之好、规模之大,全省罕见,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想方设法催芽

    良种是壮苗的基础,为了寻到一些良种,除了在五桂山一带搜寻,技术人员的足迹还遍及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等地。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他们不怕千辛万苦,试验各种催芽方法。如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格木,种子外层有坚硬的胶状物质,吸水性能极差,发芽十分困难。技术人员经过多次摸索,最后采用特殊方法处理:用剪刀剪破种皮,然后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再置于沙床播种。经这种方法处理后,格木通常四五天即发芽,比常规方法快10天左右,发芽率达90%以上,效果极佳。但这种催芽方法要求工作精细,剪种须万分小心,以免损伤子叶。每粒种子要用人工裁剪去皮,工作量之大和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翻山越岭寻土

    乡土阔叶树种常规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苗圃地的选择和开设、树种的筛选、种子采集与调制、播种技术、营养袋的规格和营养土的配制、移苗上袋、容器育苗幼苗期、速生期和木质化期的培育技术、苗木的出圃等。当中营养土的配制极为关键。

    营养土是芽苗移植后赖以扎根生长的物质基础,目前育苗基地育苗的方法是用种子繁殖,并且以黄心土为主的营养土进行培育。我市对育苗用土质量十分重视,取腐殖质层以下的赤红壤,以轻粘性土壤为佳,沙质不能太重。

    但目前我市优质黄心土土源短缺、营养不足,为寻“好土”,今年2月,市林科所几乎全体出动,找遍了附近的多个山头,只发现一处山头有较合适的泥土,且这块山体上挖开的数十米宽的平面上,只有10米宽的地方有黄心土可用。“为保证用土,下半年起,可能要用竞投标的方式找土了。”蒋谦才说。

    绿色森林重生

    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起,市林科所开始承担中山市“一区三线”森林改造的所有育苗任务,至2005年底止,由他们育苗基地培育的树种,用于造林的合格苗木超过860万株。

    据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山森林资源状况呈良好发展态势。原结构简单、物种稀少、景观单调的松树灌丛地,5年后已经显现出郁郁葱葱,气象万千,各种形态、叶形、叶色的植物生机勃勃,一个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森林生态体系逐渐形成。而进行“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后,野生动物种类增多,出现了近35个科60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