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要注重生态 崇尚自然 以人为本

2006年04月30日 15:49唐山劳动日
    浙江园林网4月30日消息:城市绿化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温家宝总理指出:“在城市中心区增加绿化面积和植物数量,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充实绿量”。近年来,我市的城市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与我市经济发展和市民对环境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百年工业重镇和遭受过大地震毁灭的城市,当前,我市的环境形势并不乐观,环境“欠账”依然很多,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因此,尽快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还要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搞好城市绿化,即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国内著名园林专家上海第一任园林局长吴振千认为:传统的“园林”是生态环境健全的产物,是用来观赏、点缀,为少数人服务的封闭、孤立的大小园子,是精雕细刻,独具匠心,步移景异的作品。而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日趋恶化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敞开的直接的为广大市民服务的社会公益产品,是用较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量,生产更多的生物产品,实现由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正确认识城市绿化工作的内涵,需要各级领导、专业人员和广大市民不断更新观念,更多的了解绿色植物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巨大作用,在绿化工作中坚持:一要注重生态、多植树。专家指出,城市中600%的氧气靠植物释放,40%的氧气靠海洋吹来,植树和种草坪的投资比例为1:10,而树和草坪产生的生态效益高达30:1。树木吸收颗粒物是草坪的3倍,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草坪的5倍多,一棵大树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10台空调机工作20小时。可见,树的生态功能,是其它物质和植物无法替代的。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空间,见缝插绿、退硬还绿,就是要密植树、植大树,提高绿色植物的叶面面积,用较少的投入,在较短时间迅速提高城市绿量,尽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二要崇尚自然。植树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这既是树木存活率的要求,也涉及生态安全的考虑。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地方的植物被单一树种垄断,就有可能造成生态系统不稳定,或病虫害的发生。过多引进外来树种、忽视本地树种,还会造成城市绿化千篇一律,失去城市个性。城市绿化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还要讲究植物配置,把乔木、藤本、草本植物配置在一个群落,形成一个复层混交的植物社会,充分利用阳光、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各种植物各得其所。同时,适当的利用和保护野生植被,形成一个回归自然的植物群落,其生态功能大幅提高;三要以人为本。城市绿化的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优荚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城市的公园绿地建设,道路、庭院、小区绿化要把立足点放在服务百姓、方便市民,要努力使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植物配置和园林景观得到市民的支持与认可,让市民在赏心悦目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中感受到不仅是优美的环境,还有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和谐。激发人们参与绿化、改善环境的积极性。

    今年我市的绿化取得了很大成绩,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大幅度增加绿量,迅速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和市容市貌,充分利用一切可绿化的空间,多植树、密植树、植大树。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生态功能为主,兼顾景观功能。根据不同的道路、绿地或地段,选择树形关、规格大、品质优的雪松、油松、樟子松、国槐、法桐、银杏等常绿、落叶乔木,进行孤植、群植和规则栽植。在植物配置上注重乔、灌、花草相结合,按着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共生原理配置植物群落,使喜阳、耐阴、速生、慢生植物各得其所,形成有层次、有手相变化的景观效果,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工作和休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