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3日消息:近日,南京后宰门地区明故宫北面紧靠北安门桥处,埋藏了600年的明代一处皇城建筑遗址被发掘。昨日,南京明史专家称,这可能是明皇城以内,宫城以外禁地范围内一处宫殿建筑,有可能是当年御林右军的营房,颇具考古价值。
32天挖掘——
地下原是燕雀湖,边挖边抽水 后宰门半山园一带,处在南京市7个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之一,明代宫城及御道区的保护范围内。此次发现遗址的地方位于北安门桥以东,半山坡西南面,紧靠明故宫宫城,地理位置极佳。然而现在这地方却很难找到,记者在此转了一大圈,终于在一大片小区里一所废弃的小学大院找到这片工地。记者看见大院的铁门已被考古人员紧锁,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走进安静的院子,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长25米,宽5米,深2.5米,面积100平方米的探沟已被挖开。只见探沟里全是积水,似乎看不见什么。这时候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南京属丘陵地带,加上这里原是燕雀湖,地下水太丰富,刚抽完又积上水了。
待探沟里的水被抽干后,记者走近一看,一座古建筑遗址豁然出现在眼前。南面是一处建筑遗址,北面是建筑外的道路,在路的两侧有非常规整的排水沟。据考古专家介绍,发现建筑遗址的层面在1.3米处。当时挖掘到0.6米就出现了文化层,发现了明清时期少量的青花瓷片,还发现了一些近代建筑构件。挖到1米时,出现大量的建筑残片和瓦片。这些堆积的瓦片大都是内为布纹,外为素面,看上去很朴素大方。挖到1.3米以下建筑遗址就完全展现出来,经过32天的挖掘,在地下1.6米处,一片完好的建筑遗址终于重见天日。
2米地下——
高级建筑可能是御林军营房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探沟西北角,发现了明中期一处砖铺路面,呈南北方向,为34×17×5厘米的砖块顺砌,现长6米,宽2米,面积12平方米,从路的等级判断,这一片建筑等级和规模都相当高,但整体规模无法知道。紧贴路的东侧有长18米的排水沟,与建筑排水沟相连。沟内为边长36厘米、厚5厘米的方砖铺砌。根据发掘情况看,水系是从北往南面流向。由于受到发掘面积的限制,难以说清排水沟旁建筑遗址的布局规模。
最为令人振奋的是,在探沟的中部还发现了明代高等级砖铺房址建筑遗迹,铺地砖面积残存32平方米,保护完好。铺地砖下为20厘米厚的夯土层,比较坚硬,土色为红褐色,夹有少量瓦片。在距离道路南端8.6米,发现东西向排水沟,西侧用砖顺砌,底层为平砖。排水沟残长1.2米,宽20厘米。从发掘出的建筑基层和排水沟构造看,设计水准十分高超,合理地保护了建筑,又使得雨水和室内用水有序地顺排水渠道流向江河。一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小心地说,从发掘出的青砖看,排水沟一部分砖可能是二次用砖,因为砖上有白灰,可能是盖在明代建筑之上的清代建筑。有两点发掘可以证明,一是发现了一块疑似清代砖雕,长24.5厘米,宽9厘米,厚4厘米,上面雕刻有精致的忍冬纹图案,另外还发掘了清代才有的薄砖。
据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介绍,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门从事对皇城的保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十四司,其编制将军、力士、校尉,专门为皇帝护驾,并有巡查缉捕任务,称为御林军,分右御林军和左御林军。此次在明故宫中轴线以东右方150米左右发现的高等级建筑遗址,极可能是守卫皇宫的右御林军营房。
南高北低——
传说“填德满”是建宫的吉兆 陈济民说,朱元璋的后代们一直担心自己的安全,当年的御林军阵容庞大,有5000多号人驻扎在皇城里。“刘基不懂,紫禁城位置选得并不好,南北地带太狭窄,而且皇城南面光华门一带都是丘陵,本身地形就是南高北低。如果皇宫建在现在的鼓楼以南,南京大学一带,地势又好,再大的炮也轰不着呀!”记者查找有关资料发现,明朝的南京皇城,朱元璋在世就出现南高北低的地势了。当年谋士刘基按道家理论为朱元璋选的皇城地基,在兴建之前原是一片燕雀湖,为传说的“钟山龙蟠”的龙首所在,是南京城最理想的“帝王之宅”,现在中山门外的前湖即是其中一部分。为了“移三山而填燕雀”,传说朱元璋曾把一个名叫田德满的老人活生生投入湖中垫底,以求“填德满”的吉兆。为避免宫城下陷,建筑师们在城墙底部铺以巨石,在宫殿下面砌了砖石下水道。这些补救措施并没有完全解决地基下陷的问题。而探沟里挖掘出的排水系统就是为了保护建筑主体修造的。
江苏省社科院明史专家季士家认为,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帝国后,制定了严格的住房等级规划,洪武26年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可用瓦兽,梁栋、檐角用青碧绘饰。从现场探沟里挖掘出的带有龙鳞纹饰的绿釉琉璃来看,绿釉琉璃瓦建筑都是皇宫里大殿两旁的建筑。按理只有皇宫主体建筑才能用带龙饰的构件,为何在此出现,专家一时也说不清楚。另外记者从居民吴先生拍摄的照片看,还出土有房檐螭吻钩、清代忍冬纹青砖和近代兽面瓦当等。
[猜想]
周围可能仍有文化遗存 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现,对研究后宰门地区的历史以及文化沿革提供了比较重要的实物资料。清理出的明代房址、道路等遗迹,展示了明代建筑的砖砌方法。由于此地地下文物埋藏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同时鉴于考古发掘面积受到一定局限,未发掘区域尤其是校园操场的东部片区仍不排除还有地下文化遗存的可能。
[回顾]
后宰门半山园曾几经兴废 季士家介绍说,九百多年以来,后宰门半山园几经兴废。北宋年间,王安石在城东燕雀湖畔的“白塘”地方,经营了一处小小的园林,“筑地于白下门外,去城七里,去蒋山亦七里。”正处半途,故名为半山园。王安石隐退园内,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咏景吟情的诗文。
明代修筑城墙时,把半山园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命令不得建有其它建筑。后宰门即明故宫的北门,明初,还没有后宰门这个名字,北京元大都皇城叫厚载门,取自《易经》“坤后载物,德合无疆”之意。明成祖建北京紫金城后,北安门民间也俗称厚载门,后来朝廷认为厚载门犯了皇帝的圣讳,于是将厚载门改为后宰门。当年一些失宠的太监来南京避风头,他们集中在北安门,他们习惯上称后宰门,于是“后宰门”的名称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