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交会上亮相的“奥运菊花”艳惊四座。
中国园林网11月29日消息:北京奥运会的市场蛋糕很大,大企业可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获得。而那些不具备特许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将如何分得一杯羹?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用一株株盛开的菊花圆奥运梦想
核心提示
北京奥运会带来了无限商机,据有关数据表明,北京市用于奥运的投资总额就达2800亿元。面对这块大蛋糕,大企业可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获得份额,比如梦娜袜业等。而那些不具备特许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将如何分得一杯羹?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强将用一株株盛开的菊花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
小企业的奥运大梦想
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风景秀丽的花卉之乡婺城区罗店镇。公司主要从事苗木品种的培育和销售。当时注册资金30万元,员工也就20来号人。由于浙江的苗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错开竞争,该公司董事长方强就把目光转向了南京、天津等苗木品种比较单一的市场,专门培育适应北方的苗木。经过艰辛开拓,他们很快赢得了北方苗木市场,接下了南京奥体中心、南京马会山庄等很多大工程,也积累了不少资金。2005年,企业的注册资金3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员工也增至200人。
在企业获得初期发展的同时,方强却很迷茫。“企业发展其实还处于苗木的种植和销售的粗放型阶段,只要信息灵通揽到绿化工程,公司就能获得收益。”方强说,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很多时候还要看“老天爷”眼色,如果遭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苗木就要受损,企业的利润就得锐减。如此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与农民种地似乎没什么区别。企业这样经营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怎样才能使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苗木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式、科技化产业化发展?方强说这是他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而此时,北京申奥成功让方强看到了商机。
“我当时想,如果能将苗木卖到北京奥运会,即使一盆或一株也好,那就标志着企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方强回忆说,“可当时全国那么多苗木企业都争抢奥运商机,我们的希望十分渺茫。但如果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品种,即使不经过激烈拼杀,我们的产品进奥运也可能梦想成真。”
其实,依靠科技改造现有花卉苗木品种,进而提升金华传统花卉苗木种植业的档次,方强并非因为要挺进奥运会才想到的。作为金华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发展新路。方强告诉记者,国内目前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许多花卉种子都依赖国外进口,外国人在赚国内苗木商种子的钱。如何赚外国人花卉种子的钱呢?通过高科技研发出花卉新种苗是个好办法。为此,过去两年多来,方强一直在苦苦寻找具有研发能力的花卉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方强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当年8月份举行的花卉品种展示会上,由北京一家研究机构培育、国内不多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新品种经历了高温、高湿和暴雨的考验,在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期间既未替换也未加特殊养护,始终花开不断,笑迎游人。“就是它了!”兴奋的方强当机立断,决定“上门求亲”,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位娇艳的“菊花仙子”“娶”到金华来。
费尽周折“娶”回“新娘”
“如果能与这家研究机构合作,将这菊花品种进行产业化,打入奥运市场,岂不能大获成功?”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方强连夜进京。但事情并不像方强想象的那么简单。进京第二天,方强找到了这家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却被拒之门外。
“这家研究机构也想与企业合作将菊花产业化,将其推进市场,只是没有找到一家合适的苗木培育单位。而实际上因为花卉项目好,找这家研究机构合作的特别多,大部分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所提供的合作条件也极其优厚,但他们一直在犹豫。因为他们有点担心项目被企业拿走后,会成为纯粹赚钱的工具。”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华说,“人家有这样的顾虑我也很理解。对这些研究人员来说,精心培育的项目犹如自己的‘子女’,总想‘嫁’个好人家。”
为能“娶”回这个花卉项目,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多次派人进京向他们表达自己“迎娶”的决心。但作为一家实力并不是十分雄厚的地方企业,想攀上这一在国内外花卉研究培育领域都具领先地位的“高枝”,让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有些朋友甚至开始劝方强放弃,专心做自己的工程,赚自己的钱。但这些善意的劝告不但没有动摇方强的决心,反而更促使他破釜沉舟。
接下来的日子,方强跑北京更勤了,平均一周就要往返两趟,并在北京专门设立了分公司,从金华派去专人负责与这家研究机构的联络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方强的诚心终于打动了对方。这家研究机构决定派人前来金华考察苗木基地。
有了初步合作意向,精明的方强决定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巩固这种“亲家”关系。历尽周折后,今年初,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与这家研究机构签订了研企意向合作协议,进军奥运会开始有了眉目。
据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华介绍,菊花是世界著名花卉,去年年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菊花正式列为奥运用花。今年3月份,由“方圆园艺”和该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培育的菊花因花期长、品种多被列为奥运菊花的选用品种,成功取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
千万巨资育“菊花仙子”
“新娘”算是“娶”回了家,但如何培育这位娇贵的“新娘”,使之在奥运“选秀”中脱颖而出,又成了方强面对的新问题。
据了解,奥运菊花的选用品种来自全国几十家花卉企业。而菊花新品种从“选用”到“特用”,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为能取得“特用品种”特权,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据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华介绍,“方圆园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进行合作,占70%股份,组建了北京方圆园艺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木育种公司,以结束国内花卉苗木种植业一直使用“洋品牌”的历史;另外还在北京建立了160亩的菊花科研基地,并与荷兰合作,设立了先进的温控大棚。“科技基地是大投资,场地租金34万元/年。还有转基因等设备以及相关设施极其昂贵,动不动就几百万元的投入。”叶华说,“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国外经验,在金华设立了1000亩的温控自动化菊花花卉培育大棚。企业的注册资金也增至2000万元,员工人数增加到500人,其中大部分员工学历在本科以上,包括两名博士生和7名硕士生,成立这样的高素质团队让‘方圆园艺’有了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采访中,方强告诉记者,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目前仅在科技基地建设上就已投入500多万元,加上运输、培育等后续资金,估计至少要投入近2000万元。面对这么多资金投入,方强也有担忧,尤其是资金上的困惑。“农业产业化是一个资金周转期比较漫长的项目,而且还要面临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多金融机构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贷款方面相当谨慎。”方强说,可喜的是,每当遇到资金问题,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此外,公司将全国各地所有工程的回收资金集中起来,全部投入到“菊花仙子”身上。“对这个‘新娘子’我可是不惜血本,为奥运会输送菊花不是件小事情,不管将来收益如何,这件事情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方强说,敢想敢做是一回事,敢做又一定要做成是另一回事。
3000万株菊花将绽放奥运
“这是我们8月份参加北京海淀公园菊花成果展览的照片,事实证明,我们培育的菊花经得起风吹日晒的考验,完全能够胜任装扮奥运会的重任。”采访中,叶华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娇艳怒放的菊花照片。据介绍,北京奥运对菊花的选用条件非常严格,首先开花季节要从11月提早至8月;其次从8月5日到9月5日奥运期间不得凋零;最后品种和颜色要多样,不能过于单一。
“经过精心培育,我们现在的花期已延长至一个半月,品种增至18个。”叶华说,前不久在北京海淀公园举行的菊花成果展览上,“方圆园艺”精心准备的一万多盆试种的四季菊花新品种样品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次菊花展览上,“方圆园艺”可以说是以细节取胜。首先,本可种在地上的菊花,该公司宁愿出费用使用盆栽,盆栽底部设滴灌。因为这样不污染地面,而且浇灌时保持水分,菊花叶片也会保持干净;其次旁边设木栅栏,工作人员统一服装在栅栏外24小时坚守。“来参观菊花展的有外来游客、北京市民以及摄影爱好者等各种人群。”叶华说,“这样做提升了我们企业的形象,并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现在我们已从几十家‘选用品种’企业进入5家‘特用品种’企业行列,这完全是靠产品取胜。”
更为可喜的是,在上月举行的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上,浙江方圆园艺有限公司与北京奥组委签订了3000万盆奥运场馆摆放菊花购销合作项目。这也是金华苗木业首次与奥运会亲密接触,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秀色。
3000万株菊花的供应数量,至少要1500亩土地培育种植,而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花卉企业能单独做1000万株的花卉生意。对于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