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30日消息:“我想为我父亲认养一棵树,将来父亲百年后将他的骨灰安放在这棵树下。”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绿化部门了解到,有市民提出认养树木、安放骨灰的愿望。对此,绿化部门表示,在公园、公共绿地里安放骨灰的方式不可行。民政部门也表示,树葬非常有意义,但根据有关条例规定,上海禁止在公墓外进行树葬。
家住宝山的一名市民近日致电绿化部门,提出想为父亲认养一棵树,等父亲百年以后,将其骨灰安放在这棵树下。“从绿化部门推出树木认养活动后,已经有不少市民表达了这样的愿望。”绿化部门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市民的这一愿望,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推出的绿化认养均在公园、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等相对开放的地方,市民在这些地方的树木下埋葬骨灰不可行,一方面在已经种植好的树下再挖坑,可能会影响树木生长,另一方面可能会给他人造成恐怖感觉。
市民在树下安放骨灰的方式其实属于树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吕春
林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根据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禁止在公墓以外建墓立碑。因此,市民不能在公墓以外的绿化带安葬,更不能在自己种植或者认养的树下建墓。
吕春林表示,目前,滨海古园、福寿园、海湾寝园、卫家角息园等几个公墓都有树葬。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墓葬不同的是,树葬不用骨灰盒、不立墓碑,有的甚至不刻故人的名字,就凭树木旁边刻有编号的小石碑,家属就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亲人。树葬通常选用的都是四季长绿的植物,如龙柏、五针松、香樟树等,共有10余种常青植物可选择。
上海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透露,一棵树占地不过1平方米,但树下却能安葬几十穴骨灰。很多看中树葬的市民,正是希望去世后能一家人“团圆”在同一棵树下,并通过树木生长的方式将“生命”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