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启动古运河畔古迹修复 白氏宗祠开工整修

2007年05月21日 10:02常州日报陈伟堂 月航
    中国园林网5月21日消息:去年本报曾刊出《明代祠堂悄现古运河边》一文,披露距今500多年的明代古祠“白氏宗祠”年久失修、风雨飘摇的景况。日前,记者从市文管会获悉: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白氏宗祠的修复工程开始启动,政府将于修缮工程完成后,把这座历尽沧桑的文化遗迹,登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作为常州运河文化、宗祠系列和地方人文历史的公益性展示点,向社会开放。

    据了解,白氏宗祠建于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原为奉皇帝敕命而建的白昂专祠。白昂,常州人,明代进士,任刑部尚书时,为治理黄河水患和疏浚运河作出了杰出贡献。据《京杭运河工程史考》和《江苏古代航运史》记载,白昂曾奉皇帝委派赴苏北高邮治理水患,开河筑堤百余里,疏导泄洪,百姓称之为“白公堤”。明清时期,皇帝诏令常州知府每年春秋两季在白氏宗祠祭祀白昂。白氏后代名人辈出,享有“七代科名”、“父子进士”、“四世进士”等美誉。

    白氏宗祠原有五间三进,风格古朴端庄,门额“白氏宗祠”由前清进士钱名山题写,祠内有明孝宗弘治帝亲题的御匾“宏裕明达”,赞誉白昂有“宏裕之量,明达之才”。白昂去世后,朝廷谥号“康敏”,赐太子太傅衔。白昂告老还乡后曾在专祠附近筑有“归乐园”,建有高大的六柱牌坊和亭台楼阁,归乐园规模宏大,地广数百亩,是常州东门一处园林胜地。

    在修复白氏宗祠的过程中,我市探索了一条政府部门指导、社团组织支持、家族力量为主的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结合运河文化保护,把白氏宗祠修缮纳入了运河沿岸文物保护规划中,并从修缮工程经费、修缮工程监理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与指导。在族谱续修过程中,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两家研究会给予热心指导,从多部文献资料中首次考证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常州白氏家族的远祖。白氏宗亲齐心协力,慷慨解囊,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一部两百多万字的《晋陵白氏宗谱》终于宣告完成,白氏宗祠规划方案也确认定稿。日前,白氏宗亲在白氏宗祠前隆重举行“晋陵白氏宗谱发谱暨白氏宗祠重修奠基典礼”,宜兴、无锡等地的白氏宗亲纷纷赶来归宗领谱,共商修祠大计。

    根据规划方案,整修后的白氏宗祠将是一处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占地750平方米,两进五开间,分为古典门楼、花园、园林式回廊、大厅、接待室和陈列室等,中心花园内有大理石屏风,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的白居易《长恨歌》;回廊里将陈列复制的明代皇帝御碑及各类碑刻,大厅内将陈列白氏先祖白居易、常州始迁祖白继升和白昂的铜像,以及当代白氏名人的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