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报道中美合作发现早期被子植物"第三朵花"

2007年07月20日 10:30科学网
    中国园林网7月20日消息: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教授孙革、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等合作完成的《中国东北义县组早期果序化石——十字里海果(新组合)》论文,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这是1998年、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报道我国早期被子植物新发现之后,中美古植物学家在早期被子植物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里海果”(Hyrcantha)是一种现已灭绝的早期被子植物的果序化石,是亚洲早期被子植物的重要分类群之一,最初发现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卡拉契山区。该分类群在我国及我国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义县组的存在,尚属首次确定。孙革、迪尔切等通过近7年合作研究,发现了该属化石较完整的植株,包括根、茎、叶及其顶生果实等,研究标本达20余件。他们详细比较了保存在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里海果化石的正模和地模标本,深入报道了这一早期有花植物的总体特征及其水生特征等,组合了以往在我国发现和报道的“十字中华果”,并将其命名为“十字里海果”。

    据介绍,本次报道的“十字里海果”是产于我国、迄今已知最早被子植物的第二个属及“第三朵花”——前两朵迄今已知“最早的花”分别是“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该论文对深入研究早期被子植物在距今一亿多年前的系统分类以及探索有花植物的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参加本次研究的科学家还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和美国弗罗斯特堡大学李洪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