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重提:冬季须谨防苗木交易诈骗

2008年12月10日 09:54中国园林网整理

    中国园林网12月10日消息: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园林绿化的步伐日渐加快,加之西部大开发、“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多方面工程对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大,使得苗木市场在近年来变得十分火暴。苗木市场的升温,促使大批苗木生产企业和苗农投身“苗木商海”,他们通过努力,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但是,也有些人弄虚作假,不讲诚信,在苗木买卖中用欺诈手段骗取钱财,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

    近日,在郑州陈寨花卉市场采访时,有许多苗木区摊主纷纷反映自己在交易中遭受诈骗,且骗术花样之多让他们眼花缭乱。

    “我还是跟他一起亲眼看到他把钱汇到我的卡里的啊!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来日去取的时候却一分钱都没有了,想起来这事我就觉得窝囊。”说这话的是来郑经商的山东苗木经销商李大栋。

    亲眼看到钱汇入自家账户,为何却不翼而飞了呢?事情还要从8月底的一天说起。那天,老李的一个老顾客来订购树苗,见是自己的熟客,老李没多想,便痛快地答应发货。午饭后,该熟客执意要老李跟他一起去银行汇款。“他还专门把我拉到他身边,看着他把钱递给收银员,可当我去取钱时,却发现卡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李依旧百思不得其解。而银行的答复更让他出了冷汗,原来银行系统有规定,汇出款项在24小时内因特殊原因可撤回。

    骗子正是利用老李认为“相熟”的心理弱点进行行骗。而此类骗局中骗子惯用的手段正是:先少量购买苗木,待“混了脸熟”取得苗木经销商信任,再声称急需大量苗木,并当场拍板与苗木经销商约定,同时立刻汇款。

    因为时间短,这些假象不易被看出破绽。加之苗木经销商是看着钱从银行汇入了自己账户,就更加确信不疑了。于是乎,这边蒙在鼓里的苗木经销商,火急火燎起苗装车,那边的骗子却早已办好了撤回汇款的手续。待到车把货运走,财货两空,才得知真相。这种骗局带来的损失一般都比较大。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等到把钱取到自己手中再发货。

    除了老李遭遇的“汇空钱”骗术,同在一个市场,做了十几年苗木生意的王豆豆最近也中了骗子的套。原来,他接到一个自称是安徽某地政府采购主管的人的电话,对方称当地政府最近要进行绿化建设,急需10多万元的苗木,并主动邀王豆豆去当地详谈,还表示愿意承担来回路费。见大单的生意送上门。老王自然喜出望外,而“免费来回包吃住”更让他没有了丝毫的犹豫,老王即刻便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客车。

    “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啊,人家有办公室还有项目负责人,而且谈价钱的时候非常爽快。”上了当的老王回忆道,正规单位,正式接待,以及舒服的食宿,使他的戒心彻底消除了。

    就在老王庆幸自己拿下项目,准备启程回郑州准备苗木之时,“政府项目主管”突然一大早就来到他住的地方,声称需要2万元“打点关系”,老王想到即将接到的“大生意”,毫不犹豫地便把钱交给了他。可让老王万万没想到的是,回到郑州后,他再打电话和对方联系发货时,却只听得电话里传来: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老王这才如梦初醒,“温情签约之行”原是陷阱。

    笔者就几起典型骗局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提醒苗农朋友,不要受所谓的“大生意”的诱惑,更不要到异地签合同。要谨慎对待“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认真分析后再行事。如遭遇骗局应注意保存证据,并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苗木交易须提防“三假”现象

    一株假树苗牵出2000万元诈骗案

    郑州:出现假冒的卡特兰苗 顾客买花谨防受骗

    农产品网上交易谨防受骗

    一张桂花树照片骗走30万巨款 嫌疑人被捉【评】

    502胶水粘花 兰花骗子会场被抓“现原形”【评】

    受天价诱惑  买胶水“嫁接”兰花诈骗 获刑3年

    一男子假借“兰州百合基地”名义行骗被抓(图)

    假兰花骗得10倍利润  宁波查获名贵兰花造假案

    鱼目混珠、指鹿为马等等  兰花市场十一种骗术

    骗子谎称奥运树苗 骗50余农民200万元被判12年

    葛优代言林业广告惹官司 称自己也被企业欺骗

    苗木交易骗术---大曝光

    现将常用骗术总结如下,以期提醒广大读者注意防骗。

    骗术一:利用苗农急于售苗的心理骗吃骗喝(发生率较高)。

    有人通过广告或各种场合收集来的宣传单,在了解你的苗圃情况后给你打电话,声称买苗,并邀你到他单位所在地详谈。这时候他要购买的苗木数量一般不会少,是一笔足够让你心动的大生意。如果你的苗木销售渠道不甚畅通,手里积压着许多苗子急于出售,接到这种电话自然相当重视。约好时间,花去几百元路费,双方见了面,对方会带你到他们单位看看,使你对他们的身份确认无疑。在具体谈价钱时,“客户”通常会表现得非常爽快,对你开出的价格全盘答应,很少讨价还价。生意谈完,“客户”把你拉到一个高档酒店安排你住宿,并准备丰盛的酒饭。明理人都知道,这些钱铁定是不能让“客户”掏的。花千八百元请客签一份十几万的合同,这生意划得来。第二天,“客户”来找你,暗示你或直接挑明说,买苗子的事情在单位领导那儿遇到点儿麻烦,需要用钱“打点”。为了做成生意,你的选择一般是掏钱送礼,如此一来又花去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其实,这些人都是假冒当地某单位的人,利用人们急于售苗的心理行骗。所谓买苗只是诱惑你上当的幌子;安排饭局和住宿是为当地某家酒店拉生意收提成,或者只是单纯为了吃喝;而他们演的所谓领导不同意的戏,则是为了骗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