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雪灾、海啸灾害时,我们不经要问遭遇这样的自然灾害,应急避难系统能否将危害降到最低?这将是现代化城市的“命门”。随着灾难不断的发生,也在不停地告诫我们,城市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坚固和安全。面对脆弱的城市,社会各方开始关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我们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应急避难所呢?
应急避难所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情况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将可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的绿地、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和人防工程建成避难场所。根据场地面积、相应条件与设施功能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级。
一级(市级)应急避难场所规模为市级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6万平方米以上,可容纳灾民3000人(人均面积1.5-2平方米)以上。主要用于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减轻灾害的避难场所;
二级(区级)避难场所作为区级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5万平方米,可容纳灾民1000——3000人。主要用于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收容灾民,使其免受伤害的避难场所;
三级(街道、社区级)避难场所为街道(社区)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万平方米以下,最多可容纳灾民1000人。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在短期内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所建设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是体育馆式避难所:是指利用辖区内的大形体育馆和闲置大型库房、结建防空地下室等建筑物赋予避难所功能。投资建设成本少,见效快;投入使用条件好,较安全。适用于应对抗台、防汛等自然灾害和防空中的人员防护。
二是坑道式避难所:是指利用辖区内的人防坑道工程进行建设改造,完善相应的生活设施,赋予人员应急避难所功能。投资建设成本少,见效快;投入使用条件好,较安全。适用于应对抗台、防汛、防震等自然灾害和防空中的人员防护。
三是公园式避难所:是指利用辖区内的各种公园、绿地、学校、广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改造,加建相应的生活设施,赋予人员应急避难所功能。投资建设成本少,见效快;投入使用条件好,较安全。适用于应对防震等自然灾害和防空中的人员疏散防护。
四是城乡式避难所:是指利用城乡人民防空中的人口疏散基地进行疏散灾区灾民,适用于应对抗台、防汛、防震等自然灾害和防空中的人员防护。
城市应急避难所功能要求:
1、应急避难所距离(时间)要求。
一级应急避难所:当市民接收到防灾(防空袭)紧急警报信号后,通过半小时到2小伙时的摩托化输送即可到达的应急避难所;
二级应急避难所:当市民接收到防灾(防空袭)紧急警报信号后,市民在半小时内即可进入应急避难所;
三级应急避难所:当市民接收到防灾(防空袭)紧急警报信号后,市民在5—15分钟内即可进入应急避难所。
2、应急避难所功能(要素)要求。
(1)二级以上应急避难所:地下应铺设有自来水管、电缆线、排污管线等设施;地上设有供电照明、广播、监控、公用电话、消防器材、水井、临时厕所、物资储备库等。具备应急供水、照明、食宿、如厕、防疫和应急物资保障功能;还需预留救灾指挥中心、卫生防疫站、棚户居住区等用地。必要时还须设立了停机坪,以保障应急交通保障的需要。
(2)三级应急避难所(疏散基地):地下应铺设有自来水管、电缆线、排污管线等设施;地上设有供电照明、广播、监控、公用电话、消防器材、水井、临时厕所、物资储备库等;还需预留有卫生防疫站、棚户居住区等用地。具备应急供水、照明、食宿、如厕、防疫和应急物资保障等基本功能,能满足临时性的生活需要。
3、应急避难所选址要求。
要建设功能基本齐全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必须具备较大的场地,通畅快捷的疏散道路,至少2条路线以上,良好的水、电、通信、消防和排污设备,有预留救灾指挥、卫生急救、食品、物资储备等用房等。在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绿地、公园、广场、体育场、大型闲置库房(展馆)和人防工程等担负着其它公共职责的公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