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南北山绿化指挥办:播绿荒山的高原“愚公”

2009年10月21日 08:48青海日报任实

中国园林网10月21日消息:“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青海的房上能赛跑”。二十多年前,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首民谣,可以说正是当时西宁市生态环境的真实反映。

1989年,省委、省政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启动西宁南北山绿化这项前无古人、造福西宁人民、对西宁发展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工程,重塑湟水谷地的绿色走廊。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西宁山绿了、天蓝了、空气清新了、气候温润了,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西宁已成为宜居的现代高原都市,被誉为夏都。这正是青海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结果。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这个坚强的集体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与心血。

初试“一颗印”

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的帷幕徐徐拉开,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随之组成,总指挥由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副总指挥,聘请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省级老同志担任顾问,下设办公室。成立之初,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的成员们面对着的是无水、无电、无路、无资金、无技术、无苗圃等一系列问题,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要在一张白纸上画上最美的图画。

西宁南北两山沟壑纵横、地质破碎,加之没有植被覆盖的山体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造成岩石裸露、盐碱泛出、土质干旱贫瘠,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经过调研讨论,办公室决定在北山一颗印进行试点。为此,他们最先上山,摸索经验,为各绿化单位积极提供各种服务。那时候,西宁气候十分干旱,春天的植树季节又正好是刮风的季节,风吹沙起,甚至能裹挟着小石子。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是蓬头垢面。水是植树的关键,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要盯紧、盯到底。有一次建设蓄水池,天快黑了水泥还没有浇灌完,负责此项工程的韩强、白前两同志就守在旁边,到灌完最后一茬浆时已经是满天繁星。在这里,为了造成一片林,水上不去,就背水上山;岩石地带,就背土填埋;盐碱荒山,就运土改良。

风雨之后见彩虹。一颗印试验地成功了,为南北两山大面积栽种乔灌木树种打下了基础。

老当益壮汗洒荒山

多年的绿化实践,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可喜局面,同时造就了一支坚强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马万里、尕布龙、马元彪、汪福祥。其中,尕布龙、马元彪在指挥部担任副总指挥和顾问的时间在10年以上。

南北山绿化工程之初,为了加快南北山绿化和建设步伐,时任常务副总指挥的尕布龙把指挥部办公室搬到北山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指导各绿化点的工作。他放弃休息日、节假日,总是三天两头深入到绿化区检查指导工作。植树造林期间,他更是天天“泡”在山上。1997年春天的一天,尕布龙带着几个人到韵家口苗圃挖红柳苗子。那天风很大,也很冷。他本来就有点感冒,干了一天的活,倒在地埂上就睡着了。当收工的人们找到他时,满身满脸全是土的他还仍在酣睡。

2001年10月,西宁南北山二期绿化工程开始实施。时任指挥部顾问的马元彪每当谈起西宁的南北山绿化工程,就兴奋不已,因为这里的每一条沟、每一个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洒下过他的汗水。2007年秋季,南北两山二期绿化工程开始验收,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公平公正地对每一个绿化点进行全面验收,必须亲临田间地头,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打样方、量株距,察看病虫害情况。年过70的马元彪仍然亲自带领专家们爬山越沟过坎,全面完成了检查验收工作。

2008年4月,在省政府召开的南北山绿化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马万里、尕布龙、马元彪、汪福祥同志被授予南北山绿化特殊贡献奖。

团结战斗勇克难关

这是一个团结战斗、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集体,又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到10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南北山绿化工程是巨大的,绿化工程的各个环节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春天看苗栽树,夏天防洪管护,秋天补植补栽,冬天防火防冻,都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管理规程。

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不仅要靠艰苦奋斗,更要靠科学造林,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是他们总结长期的实践而收获的成果。在绿化荒山的过程中,他们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旱作林业相结合,以针叶林为主,阔叶林为骨架,混交造林,灌草覆盖,走出了一条灌溉林业与旱作林业相结合的路子,这是一条几代人用勤劳、汗水、信念和智慧铺就的奋斗之路、创新之路。

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也是省林业局的一个窗口单位,20年来,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全力做好各绿化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和各绿化单位建立了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共同融入到了南北两山这个绿色大家园中。

张奎从青海大学毕业后就到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南北山绿化事业,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不知不觉中就加入了中年人的行列。说起在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的感受,他感到最遗憾的就是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他只参加过一次小孩的家长会。

引水上山、开通道路、拉入电网、平整土地,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从2002年以来,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就有13项,张奎在200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奖章,刘霞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标兵,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艰苦奋斗谱写新篇

20年的艰苦创业,结下累累的硕果。到目前,西宁南北两山工程总投资达4亿多元,累计完成荒山绿化9.5万亩,种树20余种,栽植苗木2979万株,造林成活率均达80%以上,保存率达86%以上,西宁市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14.6%。同时,建成主干道路105公里,林间道路100多公里;修建上水泵站52座,大小蓄水池270座,新建旅游景点12处。

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成员们不怕苦、不畏难,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生动诠释了“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凝结成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南北山精神。二十年来,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的人员也更换了不少,但是南北山精神没有换,而是被不断地发扬光大。

眺望今日之南北两山,绿色葱茏,生机勃勃。走进大山深处,树木郁蔽成林,野兔、松鼠奔跃,山鸡、百鸟欢歌,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融景象。丁香、刺梅、碧桃、玫瑰等花灌木也走上了南北山,每到春来,群芳绽放,花香弥漫,为古城增香不少,增色颇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得益于南北山绿化工程,一个适宜人居的高原山水城市正在造福于西宁人民。

推荐阅读:

濮阳“以绿养绿”初见成效 专家称中小城市可借鉴

云南新增3个木本油料良种基地 中央预算内投资520万元

永兴规范油茶果采摘秩序 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农民利益

新优推荐:艳丽的观叶树种 经冬不落——红叶乌桕(图)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