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金秋10月,在山东省昌邑市,一年一度的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落下帷幕。绿博会从举办之初至今,促进、拉动了山东和周边地区以及当地的苗木产业发展,扩大了招商引资,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在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绿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绿博会档次高、规模大、内容丰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
“传播绿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办会主题,生态、环保、绿色的宣传理念,使本届展会进一步加强了当地农民对发展林业的认识,绿博会的办会效果上升到了更高层面。2005年,昌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准设立全国首个“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山东昌邑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这一切都显示着昌邑绿博会正在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今年的绿博会由国家林业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这使得绿博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对苗木产业的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参展商和参会人员的地域范围比往年有所扩大。来自浙江、江苏、安徽、黑龙江、大连、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市)的700多家苗木企业参展,参展客商5000余人,观众超过10万人次。
绿博会展示了当前最优的绿化苗木及最新的园林绿化成果,参展商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商务洽谈和市场交易活动,近百家知名园林设计企业在会展期间考察订购苗木产品,高校、媒体、科研机构、园林设计等相关行业部门积极参与。会展期间举办的《园林技工工种设置及培训研讨》、《如何搭建园林供需平台》等多场专题讲座和论坛,吸引了众多苗木专业户和相关人士。绿博会实现了展示、交流、招商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
由绿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展会期间签订苗木购销合同1500多笔,交易额3亿多元,仅9月21日开幕当天就成交1000多笔。除此之外,多种多样的办会形式也使绿博会产生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展览大厅的正门入口处,关于生态、环保的大幅宣传画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当地群众的目光,绚丽多姿的花艺和各种珍稀植物的展示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摄影留念。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生态文化、绿色家园”全国摄影展,使绿博会增添了传播生态文明、提高参观者生态文明的意识。
在展厅的其他入口处,近百名不能进展厅参展的苗农散发了无数张自己的名片和宣传单,手里还拎着许多参展单位的各种材料。当记者问及一位苗农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助于销售苗木时,这位苗农回答:“也许这一大堆材料也不一定能成交什么生意,但只要有一笔能做成,那就值得。况且,我们来的目的也不只是寻找商机,更重要的是学习,学会用科技致富。”与苗木大户的交流、听专题讲座和论坛,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受到了教育,让“科技致富”观念根植于了农民心中。
近年来,随着绿博会的成功举办,绿博会已经成为昌邑的“绿色”品牌,强力推动了当地苗木产业的发展。目前,昌邑的苗木面积已经达到了10万亩,其中园林绿化苗木6万亩,是2001年苗木发展初始的25倍,品种达到了400多个,成为我国北方的优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和苗木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技术推广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绿博会期间,在昌邑市林业局局长、绿博会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方明的名片上,“播种绿色 收获明天”8个字赫然醒目,与昌邑绿博会这块“绿色”品牌十分吻合。他告诉记者,举办绿博会的初衷其实就源于“为人民服务”的最实际想法。基于这一想法,绿博会将一年比一年更好、更有效,使苗木大户和苗农都做到“科技致富”,使苗木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