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 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带动作用下,山东青州的花卉产业又发生了一次质变,同时也富裕了一大批花农。近日,记者来到了该市黄楼镇采访了一位花农王连太,听他算了一笔经济账。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连太正在为客户介绍各种花卉的价格,他所在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面积已达20万平方米。“你别看我的摊位面积只有200平方米,可我每年的营业额也在200万左右。”王连太自豪地对记者说。
“我们在黄楼种花卖花,不需要跑到外地去,因为这里就是北方花卉市场的中心。”王连太说。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市场上,除了青州当地的花农外,还有来自菏泽、淄博等地以及河北等外省市的花农。
王连太是青州市花卉生产交易的核心黄楼镇西沙营村的一位花农。今年36岁的他从17岁就开始从事花卉生意。“1989年,初中毕业后我在当时青州最大的花卉公司万红花卉公司上班,一个月挣180元,在当时算是相当高的收入,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辆自行车。”
1999年,已经和花卉打了10年交道的王连太开始自己做花卉生意。当年,他和家人一起种花,刚开始只有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大棚,主要种植当地最普通的仙客来等花种,一年收入3万多元。此后的4年间,他的大棚已经发展到了3个,每年产花10万盆左右。
青州市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花博会,到第四届花博会时,王连太终于在“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厅拥有了自己的摊位,而他种植的花卉品种也增加到了吊兰、一品红等8个主要品种。除了不到一成是零售外,其余的90%都是批发,销往天津、上海和江苏等多个省(市)。
“除了卖自己的花外,我还给北京的一家工艺花盆厂做代理,经营高档花盆,而且菏泽的牡丹我也代理销售。此外,还有我们当地一些没有进市场的花农,我也帮他们一块销售。我算了一笔账,每年的营业额在200万元左右,除去水电人工费用和摊位租金等成本,约有10%左右的利润。”王连太说。
王连太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黄楼镇西沙营村和他一样专业从事花卉生意的还有很多。“我们村有200户人,至少有180户家庭种花卖花。”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亩地一年就能产10万盆草花,一盆草花有0.2元的利润就可以卖了。这种草花一般都是大量的收购,有时一个客户一次要买3万盆,那这一笔交易就能挣6000元。”
“今年种花和卖花的形势都很好,近期我打算再增加3个大棚,多种一些高档花种,这样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王连太说。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