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建议的报告

2009年11月10日 10:20吉林省林业厅

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吉林省九次党代会作出建设林业经济强省战略决策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更加关注林业建设,关心林业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林业产业发展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全省林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全面振兴吉林经济,吉林省林业厅会同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财经办的同志,在全省开展了一次林业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并先后到辽宁、龙江、山东、河北等省考察学习,初步形成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吉林已进入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加速转变的历史阶段吉林省作为国家重点林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很长时期是处于传统林业阶段,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由于一直沿袭传统林业生产方式,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业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六大工程,在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同时,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林业经济开始复苏,逐渐走出“两危”低谷,进入较快增长期。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突破长期在百亿元以下徘徊的局面,连续跃上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几个较大台阶,呈现出传统林业加速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新趋势:

1、森林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长期以来,在森林经营上一直是单纯取材,过度采伐,掠夺式粗放经营,忽视森林生物多样性规律,忽视森林的多功能,忽视对森林资源的培育,靠天养林,导致森林生态和经济功能衰减。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以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欧洲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推广汪清林业局采育林经营的经验,变革传统的森林经营方式,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发挥森林多功能,逐步改变采育利用方式,加大森林培育措施,积极引入现代化要素,科学经营森林,实现了森林资源资产增加、资本增值。截至2008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820.9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8.87亿立方米,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4.0%和10.1%。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的同时,合理开发林地和林下资源,使林地产出率明显提高。2008年,林地经济实现产值142.6亿元,是1998年的7.8倍。

2、林业产业结构由初级化向高度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促使产业发展向森林资源深度和广度开发,出现了产业体系完整化、产业关联高度化的新趋势,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开发层次日趋深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008年林业二、三产业实现产值396.3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73.5%,已成为林业经济的主体和主导力量。

3、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由国有为主向民营为主转变。在全社会改革发展大潮的冲击带动下,陆续启动了国有森工企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部分地方国有林场也在积极地探索改革。通过改革发展,催生了新的经营主体,林业产业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民营经济、股份经济等外部资本纷纷进入林业经济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为林业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已占林业经济总量70%以上。

4、林业产业区域重心由山区向城镇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山区林业与城区经济相互融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各地积极引导经营者向城镇拓展林业经济发展空间,跳出林区抓林业,走进城镇谋发展,让林业产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使之成为县域突破和职工农民增收的重要牵动力量。已列入省政府规划的中国·吉林(敦化)木制品加工贸易区,近几年木制品及相关产业集聚进程加快,经济总量已高达50多亿元,其规模是目前东北地区同行业最大的。吉林森工集团投资2.8亿元,在长春郊区建立金桥地板工业园区,依托城市发展林业经济。据统计,在全省林业经济总量中,大约70%以上是融入城镇的林业经营主体创造的。

尽管全省林业经济正在加速向现代林业转变,具有吉林特色的林业现代化路子越来越清晰,但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传统林业仍然占很大比重,林业产业规模小、分散化、低水平依然是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基本特征。这些问题说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改造传统林业,让现代林业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二、新时期加快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既对相对落后的林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通过需求拉动为林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特别是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加速推进,为林业产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省委、省政府适时做出由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决策,对林业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鼓舞和引领作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名省区都加大了林业经济的建设力度,不仅南方发达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提速,东北的各省区也都把加快林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加大措施,加快发展。面对这种紧张形势,吉林如不加快发展,不仅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东北地区也将落伍,有沦为原料基地的危险。而事实上吉林省作为林业资源大省,林业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森林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28.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虽居全国第11位,但森林蓄积总量却居全国第6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居全国第4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有林地每公顷平均林木蓄积量为108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具有木材生产的明显优势。林下资源开发潜力更大。长白山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有植物种类3890多种,可开发利用的有2700余种;有动物420多种,已经开发驯养的有50多种;以食用菌为主的微生物资源丰富。目前各类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到可开发总量的1/10。一些林下经济搞得好的县市平均每公顷林地创造价值已经达到3800—4000元,而全省平均水平却只有1500元,若每公顷林地产出提高一倍达到3000元,全省可新增产值140亿元。 [分页]

二是林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潜力巨大。

目前吉林省每年生产木材450多万立方米,同时还能产出200万立方米枝丫材,但加工转化不充分,而且主要是初级加工,终端产品极少,产品附加值平均只有70%左右;如果把木制品加工的附加值提高2倍,全省就可以增加产值100多亿元。林副产品和经济林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潜力更大。北京同仁堂在舒兰建厂加工中国林蛙油,年加工量在120万只左右,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每公斤林蛙油原料价值只有3500元左右,而加工成品每公斤售价高达15万元。按每6公斤原料油加工成1公斤制成品计算,增值7倍多。目前,全省年产出成品蛙8.6亿只,按加工1/3计算,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

三是森林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全省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231.2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2.2%;有49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面积207.7万公顷。2000年以来,森林旅游一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2008年增速高达80%以上。如果将全省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造旅游热线,充分调动旅行社等相关企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联盟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必将成倍增长。

四是林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大。

目前,我国人均木材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发达国家的10%,但每年木材需求量缺口仍在2亿立方米左右,预计到“十一五”末缺口将达3亿立方米。近十年来,由于木材供不应求,拉动价格每年以11%幅度上涨,木制品特别是家具等深加工产品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虽有所回落,但很快又反弹。绿色森林食品需求也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呈现多样化趋势。国际、国内市场对东北野生药材情有独钟,市场需求每年以15%速度递增,港澳台需求量也由往年的2000余吨增至3000吨以上。这都为林业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是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热情日益高涨。

近几年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率一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林业自身由于深化改革,加上国家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在巨额投资支持下,林业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能力提高。据统计,全省18个森工局,银行存款总额达19.2亿元,蕴藏着扩大投资、加快产业发展的潜能。

三、新时期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新时期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立足吉林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着眼建设现代林业的新视角,谋划新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

1、基本思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方针,紧紧把握建设现代林业主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林业,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用城镇化理念建设林区,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2、总体目标:按照建设林业经济强省总体要求,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进程,大力推进林业产业提速增效,不断提升林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对职工、农民增收致富的促进功能,争取用10年时间,把林业产业建成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产业布局: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规划建设四大林业特色经济区。一是东部长白山林业产业经济密集区。二是中部平原林农牧循环经济区。三是西部复合型林业经济区。四是大中城市周边高效精品型林业经济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资本、人才等优势,突出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业、花卉苗木业、园艺特产业,建设资源整合、资本集聚、科技集成、产业集群的林业产业先导区。

4、产业重点:紧紧围绕森林资源培育、林下资源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推进八大重点工程建设,打造森林资源开发大省、林产品精深加工大省和森林生态旅游大省。[分页]

四、新时期实现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加速转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创新,产业结构和相应政策的调整,还涉及到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建和完善。综合省内各方面意见,重点要加强几个方面:

1、破除传统林业束缚,树立现代林业经济理念。吉林省国有林比重较大,计划经济、传统林业的积淀相对较深,干部群众受传统林业体制和观念的束缚也比较重,必须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要下功夫转变林业发展的传统思想理念,破除狭隘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小林业发展理念,树立开放的全方位开发森林资源的大林业发展理念;破除重生态轻产业,把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对立起来的思想,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理念;破除偏重行政管理和计划调控的旧观念,树立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新理念;破除重林区轻城镇的旧林业观念,树立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破除偏重公有、轻视民营的旧观念,树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观念。

2、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搞好主体改革基础上,下功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鼓励和支持林权合理流转,建立完善林权流转制度;发育林业要素市场,开展林地、林权抵押,鼓励扶持以林权为资本的股份合作;引导涉林龙头企业与林农联合开展产业化经营。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更具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鼓励支持森工企业综合开发林地、林下资源和非林资源,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发展森林种植、养殖业,开发林果、林药、林地矿产业等;鼓励支持企业利用现有资本,有选择地向剥离转制企业以及其他民营企业参股或控股经营,开展外延式开发;鼓励支持森工企业跨区域经营,引进域外企业和资本联合开发,扩大经营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在国家没有出台改革意见情况下,应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路子。对试点单位,实行“三个允许”,建立“一个保障”:即允许开展林权承包经营和有偿转让,允许林地、林权抵押贷款,允许林地、林权入股经营;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的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成本可采取国家拿一部分,地方补一部分,林场自身出一部分的办法解决。要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以改革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改革,力争在林场经营体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及经营领域等方面有所突破。

3、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突出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基地,扶持经营组织创新,推动林业经济资源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动态转移,构建存量优化、增量升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打造具有长白山特色的优质木材、森林绿色食品,中药材、干鲜果、人参林蛙为主的保健品等林产品基地。二是积极构建林业产业增长极,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园区,促进资源整合、资本集聚,带动产业提速增效。在现有5个园区的基础上,力争到2012年林业产业园区达到20个。三是依靠科技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加大林业科技研发投入,搞好林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

4、调整相关林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调整森林经营政策。着眼森林多功能目标,适当增加经济林、兼用林和速生丰产林比重,保护培育开发林下资源,提高林地总体产出率;变革森林经营方式,改进采育方式、限额管理办法及技术规程,加强对森林经营的投入,增加森林培育资金补贴等政策扶持,并强化相应的组织管理。积极拓展并逐步完善对集体林实行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采伐限额管理,同时在部分国有林探索试行。简化采伐管理环节,规范木材运输管理办法,取消木材制成品凭证运输规定。落实集体林权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与林权流转相配套的管理办法、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通过林权资本活化,促进产业发展。

5、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从明年起,省级财政建立林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列入预算,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扶持林业重点项目,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林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林业产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广和人员培训,以及当年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奖励。加大对林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贴息力度。对林业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入区重点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的产业化建设项目可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税收支持。在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基础上,各地可根据财力状况,以先征后返的形式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6、建立健全支持林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引导多渠道资金支持林权制度改革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体系,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林业部门与银信部门要参照《指导意见》精神,研究制定吉林省林权改革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及具体办法。

7、建立健全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一是建立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林业发展处在特定历史时期,建议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合力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二是制定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林业产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从自身职能特点出发,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依据年度考核情况,对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的市、县、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管理机构。在各级林业部门设立主抓产业发展的机构。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也可在林业内部调剂,各级财政应适当增加相应的行政经费。五是加强产业发展协调服务。积极鼓励扶持林业产业协会等各类社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林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来源:吉林省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