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年,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日益重视森林固碳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转向问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森林碳汇”更成为中国发展经济和森林保护的热门话题。
所谓“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作为“地球之肺”,森林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碳汇”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一致重视。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宋维明认为,在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占有特殊地位,“既要重视节能减排,也要重视森林碳汇,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日前在世界林业大会上介绍,中国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8.6%增加到18.21%,森林面积增加到1.75亿公顷,中国人工林面积已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已由20世纪90年代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初见成效,这些斐然的成果与中国的森林保护政策是分不开的。
“森林碳汇”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中国林业正在加快步伐实现发展三步走战略中所规划的目标:“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
六大工程构筑林业生态
目前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新进展,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10月30日透露,内蒙古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沙化土地面积逐步减少,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从2002年起正式实施森林保护六大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其中的一个,另外5个分别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据了解,六大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面积达到7600万公顷,形成了一张遍布全国的庞大森林保护网络,这是我国林业构筑生态体系的又一华彩篇章。
通过六大工程的推广实施,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林业的防灾减灾能力也显著加强。
截至2008年全国累计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2006处,总面积18.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8%,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49%的自然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国家湿地公园38处、国际重要湿地36处,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林权改革激起造林热潮
从2004年福建、江西两省试点,到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颁发,我国的林权改革逐步深化。
中国林科院博士生导师黄鹤羽认为,林权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必须落实70年不变,才能既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能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江西省武宁县长水村村支书余锦冰说,林权改革前,由于山场责权不明,林农没有自主经营权,滥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林权改革后,山场定了权,树木定根源,林农吃了定心丸,“把树当菜种,把山当田耕”。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从以往的“要我造林”变成“我要造林”,解决了造林难、抚育难的问题。林权改革为中国森林保护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