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腾鹤公司花费80万元培育出16棵茶苗

2009年11月12日 08:51丽水网

浙江:腾鹤公司花费80万元培育出16棵茶苗

花巨资培育出来的红花油茶。 记者 程昌福 摄

中国园林网11月12日消息:挂满花苞的油茶苗上,两朵盛开的红茶花,在远处已经挂满枝头的白茶花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在青田县腾鹤农特产品有限公司的油茶基地里, 16棵红花油茶苗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为了培育这16棵红花油茶苗,腾鹤公司花费了80万元巨资!

80万元培育出16棵茶苗

“从2005年开始,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与复旦大学合作进行纯香型山茶油有机压榨工艺的研究,这种工艺压榨出来的山茶油可以保持山茶油清香的味道。”在不久前结束的森博会上,腾鹤公司现场推介这种工艺压榨的山茶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拿下了800多万元的订单,公司董事长杨孟君对前景充满了信心,“这种工艺我们很快就可以运用到红花油茶的压榨上了,届时经济效益会更加可观。”

杨孟君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04年,公司就开始进行从外地引进红花油茶进行培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6年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开始进行本地红花油茶良种培育工作。在投入了80多万元之后,今年终于成功选育出16株红花油茶幼苗。

“红花油茶的油酸含量高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白花油茶,其价格也比白花油茶要高出近一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杨孟君说,如果这些幼苗试种情况好的话,他们将进行良种审定并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红花油茶良种培育成功,我们就抢占了油茶市场的制高点,尽管投资贵,但是值。”

十年再造一个新油库

青田现有油茶面积21.4万亩,面积居全省第一,素有“浙南油库”之称。2008年全县油茶产量1295吨,实现产值1.21亿元。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油茶林失管,品种老化,缺乏科技投入和管理,油茶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加之产品基本都是农民自产自销效益低下等原因,“浙南油库”出现渐渐萎缩之态势。

如何重振“浙南油库”雄风,成为了摆在青田县林业部门面前一个棘手的难题。

据青田县林业局局长张立总介绍,2005年,青田县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了油茶开发补偿机制和油茶林地流转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15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做优做大油茶产业”列入了县政府的“三十工程”。

2009年,青田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林业部门专门成立了油茶科。同时,该县还出台了《关于规模化高产油茶基地建设的资金扶持政策》,计划从2009年起到2015年,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高产油茶基地建设,提出了“一年新造一万亩,十年再造一个新油库”的目标。

油茶产业已经成为青田县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科技助力借力发展

除了花巨资培育良种,腾鹤公司与亚林所还在进行深加工创新工艺以及油酸快速测定两个项目的合作,目前油酸快速测定已经基本获得成功,计划申报国家重大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将可以有效控制茶油原材料——茶籽的品质,“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我们还计划投入100多万元,与亚林所合作开展脱水设备研制,一旦成功,农民的茶籽摘下山就可以直接卖掉,免去了至少需要花五到六天才能完成的晒干工序,这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张立总告诉记者,为了尽快重振“浙南油库”,青田县多措并举,先后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快油茶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基地改造,开展油茶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和油茶优质高标准化栽培及精深加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04年,在亚林所帮助下,到目前为止,青田县已经建立了油茶高产示范林1300亩,油茶采穗圃100亩。2009年,该县建立了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亩,培育苗木1100万株,从根本上解决了油茶产业发展中油茶良种苗木缺乏的现状。

不仅仅在油茶种植上,借助科技的力量谋求更快的发展,在油茶生产加工环节,青田县同样舍得花大价钱向科技要效益。不仅仅腾鹤公司舍得,该县其他两家油茶加工企业,在科研上同样舍得投入巨资,取得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青田浙南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茶籽饼精深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已经通过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验收。中野天然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油田发泡剂、水泥引气剂、农药助剂、饲料添加剂等项目也取得了成功,公司开发的油茶饲料远销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市场供不应求。
 

推荐阅读:

甘肃天水花市将用于商业开发 搬迁起风波

宁夏防止大棚遭遇冻害农技人员进园区指导

南昌:3.36万余株 刷白苗木防虫防冻

2010年农发林业项目中央财政投入全部无偿

(来源:丽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