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2009年11月17日 15:33中国绿色时报李晓丽

中国园林网11月17日消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在享受各种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城里人对绿色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绿色”的口号是如此让人怦然心动。

11月7日至8日,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等问题展开研讨,本报记者旁听了这次学术会议,这里与读者分享一些城市林业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让读者更多了解城市林业研究的前沿动态。

森林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作为中国城市林业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城市林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今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总体思路:即以林网化和水网化有机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为指导,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需求,实现“三个转变”: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视觉与生态功能兼顾观念的转变;从注重绿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转变,从注重在建成区的内部进行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转变。

提到城市基础设施,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道路、桥梁等无生命的建筑,当中国林科院陈幸良研究员谈到“森林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时,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陈幸良在报告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树木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森林应当是一个自然的森林生态群落;古树名木是城市有生命的历史文物和文化符号;林水相依、自然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有助于维持城市形成生物多样性。

陈幸良的报告紧扣城市森林与城市化的主题,他说:“中国城市化给生态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森林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迫切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和满足城市居民对森林多种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城乡一体生态建设趋势的必然产物,是区域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政府应成为城市森林建设投资主体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城市森林建设的研究更多着眼于技术层面,陈幸良关于城市森林建设政策和制度保障的发言让与会者感觉耳目一新。他的报告为城市森林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关于城市森林建设的政策需求,陈幸良认为应该从统筹规则、公共投入、森林经营、土地利用、组织管理等几个角度去考虑。

——城市森林建设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的大盘: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生态建设实现一体化,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交通、住房、设施、道路、桥梁等进行统筹规划,特别要注意要将城市森林与经济开发区、居民小区、商贸金融区等不同的功能区隔离开,森林建设要与水体保护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城市基本公共投入。城市森林建设,政府应成为投资主体,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建设。

——在土地利用政策上,应该向城市森林建设倾斜:城市建成区应规划出一定的森林建设用地用以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的森林;结合城乡统筹规划,辟建规模化城市森林;与本地农民联合共建城郊森林,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就业机会;要完善商品房开发、各类建设配套政策。

——在森林经营政策上应倡导:保护原生植被,保护原生地形地貌的自然生态价值;严格保护古树名木;营造近自然林;限制和禁止无意义的植物修剪。

——在组织管理上,城市林业、园林、规划等部门应统筹协调推进城市森林建设。

推荐阅读:

潜藏“森林中的财富”待细分挖掘

北京:花博会室外展区的珍稀苗木穿“防寒服”

树枝断裂像放鞭炮 紫金山上千棵树被雪压弯腰

都江堰:家家捐树扮新家 安置点成园林[分页]

森林城市国际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城市森林建设最早的倡导国家是加拿大,后来在欧美等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得到了全面推广,中国林科院研究员、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成说:“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可以在这一领域少走些弯路。”

据了解,近年来关于城市林业建设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扩大。10月底,王成作为中国专家还应邀参加了第十三届世界林业大会城市森林边会,并发表了专题演讲,引起很多国外专家的关注。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他结合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和国际城市林业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城市林业学科的发展前景和森林城市的发展趋势。他介绍说,国外城市森林发展规划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当中,有着很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城市森林在城市地域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城市内外一样;城市周边地区保存着成片的自然林,城市森林本底质量高;森林绿地占城市的主体,注重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注重保持保护原生态森林植被,强调城市森林的自然性;河岸植被得到很好保护,水岸绿化贴近自然;注重乡土树种的使用,城市森林植被突出了地方特色;近自然式低成本城市森林管护,满足了人与自然贴近的需求;重视建筑物表面的垂直绿化,利用有机覆盖物覆盖绿地,有效防止起尘和促进林木生长;城市森林建设有比较完善的政府支持;注重公众的广泛参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相结合。

王成还介绍了近期城市森林研究的9个热点领域,包括城市森林与居民健康、森林的健康养护、城市森林营建技术、城市森林规划、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城市森林固碳与气候变化、城市森林资源本地调查与动态监测等。

创新是城市林业研究的强大动力

城市林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理论框架构建、研究切入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空白点。与会者专家学者认为,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城市林业建设理论的健康发展。

与会者就“城市森林与人居健康”、“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城市森林如何规划”、“森林的健康管护”、“城市森林与生物多样性”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比如徐州师范大学蒋继宏教授关于“侧柏树皮和根部挥发油化学组成”课题,把视点聚焦在北方优良绿化树种——侧柏上,介绍了侧柏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生物活性,他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侧柏在城市绿化树种的保健功能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保健生态树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南京林业大学关庆伟教授关于“间伐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报告,以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了城市森林的固碳功能。他指出,间伐是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技术,间伐可以影响城市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广州城市森林资源特征研究”、“上海外环带植物群落多样性诊断与景观美学评价”、“北京市郊野公园游憩现状和需求分析”等研究题目分别着眼于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重点探讨了城市森林的规划问题。湖南省调查规划设计院的夏本安研究员曾直接参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森林建立规划,重点探讨了城市森林建设与生态用地短缺的矛盾问题。

大部分研究题目虽从微观入手,但研究结果却具有很强的宏观指导意义。比如上海交通大学车生泉教授介绍了“上海松江古树名木景观调查与规划对策研究”情况,研究着眼于上海,但为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领域——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依据。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冰的研究课题“深圳市近自然风景林群落的垂直结构”,选取深圳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阳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样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该成果对生态风景林构建具有模板借鉴的意义。乡村人居林也是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林科院邱尔发副研究员关于“闽浙地区乡村庭院树种结构特征研究”对乡村人居林的科学营建和健康经营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城市森林研究领域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研究技术的创新,还体现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比如关于“基于时间序列的三门峡市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中国林科院汪瑛采用了城市森林研究新方法——生态足迹方法,重点探讨了土地的生态承载力问题,以研究结果佐证了三门峡市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对提升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王成指出,城市林业研究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马跑得很快,但离目标却越来越远。

推荐阅读:

潜藏“森林中的财富”待细分挖掘

北京:花博会室外展区的珍稀苗木穿“防寒服”

树枝断裂像放鞭炮 紫金山上千棵树被雪压弯腰

都江堰:家家捐树扮新家 安置点成园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