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不能只求绿色不见生态

2009年11月17日 15:53中国绿色时报曹云

中国园林网11月17日消息:尽管城市绿化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的趋势似无明显改变。见多了景观大道、花园广场、精品绿地等绿化形式,几乎少有人明白用植物而非人工水泥堤岸更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促进河流水体自净、本土植物比外来植物生态价值更大……

为何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而生态环境似乎并无明显改善?

也许有人认为,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不可能有自然生态,生态环境的人工痕迹越来越重很正常,也是必然。

其实,任何一座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作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从空中俯瞰,城市其实就是区域地理环境中的一个“斑块”。城市的存在离不开区域自然山水格局,其迷人魅力和独特个性的创造也同样离不开城市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其实并非隔绝于大自然,而是自然生态中的一环,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绿化建设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缓解甚至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使城市与其所依存的大自然和谐共生,真正“融入”大自然,并体现出与周边自然地理环境高度融和的个性特色。

不能不说,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绿化建设缺乏这种宏观的大自然视野,也缺乏生态原则的指导。所谓的花园广场、精品绿地、外来植物等都是“只求绿色不见生态”的体现,也是过去一段时间城市绿化存在的严重不足之处。

大片草坪看起来也许赏心悦目,但其实际生态功能并不高。从本质上说,生态才是城市绿化建设的核心。在建设过程中,即使是改变物种或植物配植方式如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品种,或是恢复城市湿地、恢复被填埋的河道水系,都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生态恢复。

显然,绿化建设还需要从大自然角度,更加开阔视野,做到在尊重自然的同时,尽力恢复自然、模拟自然。

这意味着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等。也就是说,除了满眼的绿色之外,绿化建设的内容还相当广泛:纵横的河流、完美的地貌、多样的生物、清新的空气等等。

一味追求绿量简单增加的做法与生态原则背道而驰。在改善城市生态方面,绿化建设应该发挥乘法效应、复合效应。

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为维持人类生存、满足其需要发挥各种功能,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局部气候调节等,甚至维护文化多样性、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提升人文精神等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

“三面云山一面城”、“半城山色半城湖”是杭州的写照,正是优美的湖光山色造就了杭州的人文氛围,仅仅是绿色恐怕难以胜任。

因此,绿地建设绝不仅仅是栽树种草以增加更多绿色那么简单,而是应该通过栽树种草,最终形成一个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在内并具有生态还原功能的区域性生态系统。比如,城市绿地系统就是通过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等较为完备的食物链(网)的作用,发挥调温调湿、滞尘吸污、杀菌、减噪、固土保水、供氧、净化水体、降解废弃物、治理病虫害等多重生态环境功能。

同样,在扩张的过程中不少城市嫌污染的河流“碍事”,采取一填了之的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生态中最自然的元素。对河道截弯取直甚至填埋,必将破坏河流及周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治污,最根本的是必须以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为基础,恢复其自然状态,形成水陆共生的生物体系,并建立湿地生态公园。

不顾自然规律地随意引种植物品种、甚至山体被无情切割造成原有自然生态毫无保留地整体性破碎,这些做法都有害于城市生态的改善。想过没有:原有山体、河流都破坏了,原有区域生态系统也随之消失了,栽花种草对促进生态修复又有多大意义?

所以说,没有开阔的大自然视野、丧失了生态原则的指导,绿化极有可能完全成为一种孤立的行为,似乎与自然山水、大地河流等毫不相关——仅仅增加绿色就可以了。

城市再扩张、规模再大,也不能隔绝于大自然,而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提出的许多构想,如森林城市、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等,基本上都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创意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和谐境界。毕竟,城市也是大自然之子。

现在,国内已有不少城市正在进行有益尝试,在绿化建设时,尽量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完整性。比如,孤立、有边界的公园形态正在消失,而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城市林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并向城郊自然景观地带扩展、融合。

我们期待早日形成“城市走进森林、森林拥抱城市”的城市生态格局。
 

推荐阅读:

山东:杨树工业用材定向育种有突破

应理性对待“桉树热” 认识桉树种苗特点

山东:3个古老月季品种现身莱州

延庆采取多项措施发展花卉业 助农民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