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3日消息:秋风劲,茶花香,又到一年收获油茶果实的季节了,但与丰收的喜悦不相称的是,明年的油茶育苗计划却成了当前南方诸省林业部门和广大育苗户难下决心的一大难题。原因何在?
其一,国家关于油茶造林的计划尚未下达,没有国家宏观规划作支撑,各省发展油茶产业只能摸索,种苗生产也难以有计划进行。
其二,油茶育苗具有特殊性,不能无的放矢。油茶育苗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周期长。油茶种子(作砧木用)准备在第一年的10月中下旬,穗条嫁接在第二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苗(二年生裸根苗)在第三年的11月份之后,时间跨度长达3年,即使采用芽苗砧嫁与容器杯苗相结合的快繁技术,也要两年;二是投资大。按目前市场行情,1株合格良种油茶苗(裸根苗)的成本在1元左右,培育1亩良种苗的成本高达5万~6万元,是一般苗木成本的几十倍;三是市场风险大。苗木繁育过少,供不应求,利润不大。繁育过多,供大于求。可预见的损失不是一般育苗户能承受得起的。
其三,国家对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大,对社会造林的促进作用有限。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树种,具有一年种植、多年受益,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环保健康,根系发达、四季常青等特点,发展油茶产业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维护国家油料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如此有发展潜能的能源油料树种,目前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仅有国家油茶造林示范每亩补助资金200元,仅相当于油茶造林实际成本的1/8。如果现行补助标准不提高,社会造林的积极性就会受影响,对种苗的需求量自然就少,几年后的行情就很难预测了。
针对以上原因,要彻底扭转当前林农怕亏损、不敢育苗的心理,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振兴油茶产业为出发点,加快系列新政策出台:
尽快出台全国油茶造林计划。这是油茶种苗生产的方向标,有了宏观计划的指导,各地就可有的放矢,合理安排种苗生产,真正做到科学造林、种苗先行。
加强造林计划与种苗生产计划的对接。目前,我国造林计划非常滞后,一般要滞后于育苗生产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油茶育苗的特殊性,要保证市场苗木供需平衡,年度造林计划必须具备超前性,至少要提前两年下达,使种苗生产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同时,由于今年南方各省都在鼓足干劲搞油茶育苗,苗木过盛在今明年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为合理消化这些苗木,国家在下达造林任务时,最好实行阶段性(如3年、5年)总量控制,在此时期内,允许各省在下达年度造林任务时视苗木准备情况灵活机动。
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关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不应止于直接的经济补助,应当涵盖投融资、财税、保险、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多方面,要充分借鉴农业粮食生产的经验,从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推动山区农民致富的高度,把油茶产业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来抓。通过政策扶持,使茶油的生产消费不仅局限于南方诸省,而是走向千家万户,香飘世界,成为我们民族的品牌。
对油茶良种造林给予良种补贴。我国《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农业方面,从2002年实施大豆良种补贴以来,今年国内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以及东北区大豆种子将施行良种补贴项目全覆盖,补贴资金超100亿元,而林业部门至今却尚无一树种得到国家良种补贴。从投入产出和社会效益来说,油茶无疑是享受国家良种补贴的首选树种。对油茶实施良种补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有利于造林良种化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油茶产业的生产潜能。
科学制订省际油茶种苗协作机制。油茶具有很强的生长适应性,许多通过国家审(认)的优良品种可在同一适宜区内的多个省、市栽培,但受经济利益驱使,各地自引自繁、鱼目混珠、盲目生产现象严重。为科学利用好优良种质资源,实现省际资源共享,建议国家出台指导性意见规范省际油茶种苗生产、调运和协作行为。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