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年底开建全国最大腊梅基地

2009年11月09日 09:02重庆晨报

重庆:北碚年底开建全国最大腊梅基地

重庆:北碚年底开建全国最大腊梅基地

中国园林网11月9日消息:2002年,被建设部命名为西部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区”。

200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称号,并被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授予“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2007、2008年,北碚城区“蓝天”数分别达到了321、338天,连续两年居主城第一。

2009年,北碚区通过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自查,26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标准,即将迎接国家环保总局验收。

幽幽缙云山相拥,清清嘉陵江环绕。作为重庆的后花园,在实施森林工程后,依山傍水、随处可见绿的北碚俨然一个天然大氧吧,让工作居住于此的人幸福指数一天天递增。

今年该区提出通过实施森林工程,把北碚打造成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城市,为实现目标,北碚区继建成市内首条四季可赏花闻花香的登山健身之后,已开始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腊梅基地,届时,全世界60余种腊梅花将齐聚一堂。

首个竹子主题社区公园

漫步在草木葱翠、绿树成阴的休闲小道上,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天气好的时候就坐在社区公园的木椅子上,晒晒太阳……去年春节后才从老城搬到北碚新城的汤大爷,只要天气晴好便会走出家门,到家附近的社区公园逛逛,“现在一出门就能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真舒服!”

据了解,去年森林工程启动以来,北碚区已累计投入130余万元,在城区内建成了18个社区公园,绿化面积达73万平方米,位于北碚城南碚南大道的状元碑社区公园则别具一格,这个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公园,竹类占了绝大多数,有楠竹2500多株,扁竹根2800平方米,是我市目前建成开放的首个以竹子为主题的社区公园。

北碚区林业局副局长郑定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北碚区通过打造社区公园、城市生态林等重点项目,最大限度增加城市绿地,一批高品质的社区公园相继投入使用。而在社区公园内主要以栽植黄葛树、桂花等乔灌木和黄花槐等鲜花为主,“根据北碚区打造中国竹海生态城,我们也会在城区内相应地建立一些以竹为主题的社区公园。”

登山步道四季能闻花香

“北碚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核心竞争力在生态。”在北碚区委书记黄波心中,建设宜居北碚,就是要把北碚打造成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该区正努力让城区处处是“绿景”,让社区绿起来,让城区道路披上绿飘带。截至2008年年底,北碚区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2.68%,人均公共绿地达18.15平方米,已让北碚成为一个天然大氧吧。

“不但要让道路披上绿飘带,还要打造‘彩带’、‘香带’。”郑定学介绍,目前,从北碚城区到金刀峡风景区50余公里道路,已形成一条彩带,道路两侧增种了九重葛和黄花槐,“前往金刀峡,沿途的风景都不会再是单调的绿。”


“香带”则是从北碚城区山脚通往主城肺叶缙云山的那条登山步道。步道两侧栽种了桂花、腊梅、黄桷兰、栀子花。“登山市民一年四季都能闻到花香。”郑定学说。

最大腊梅基地年底开建

郑定学透露,北碚区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腊梅基地,目前相关规划已经制定完成,相关负责人也前往上海、河南、湖北的腊梅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了解,腊梅基地位于北碚静观素心村,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建。整个腊梅基地包括5000亩的腊梅花种植基地,700亩的腊梅花精品园和一个腊梅花博览园,腊梅花博览园里将引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60余种腊梅花。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一个腊梅基地。

推荐阅读:

青岛:我市实施六大林业惠民工程 取得明显成效

郑州修地铁人民路法桐开始搬家 比原计划少46棵

郑州:体育馆地铁站将移植法桐37棵 本月移植完成

福建:垃圾入侵 野火连片焚烧 大道绿化带“很受伤”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