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林改6万村民受益 林业局称山林股份不能转让

2009年12月11日 09:39南方网蔡雯

中国园林网12月11日消息:昨日,为期两天的惠州市集体林权改革培训班开班,惠州林改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林改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今年11月中旬,惠州市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一年半的时间,即到2011年6月基本完成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根据有关方案,惠州林改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落实到农户,确立其经营主体地位。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山林经营者可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目前,作为试点的博罗已完成林改。

个案调查

分红有了 滥砍少了 纠纷没了

试点县博罗基本完成林改,6万村民受益

博罗县于2008年初被确定为广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现已基本完成了改革,6万多名农民受惠。

博罗公庄镇官山村茶林村小组有50户村民。林改前,该村小组有43户村民在“十年绿化广东”期间自发造林900多亩。由于历史原因,当时这些村民没有与村小组签订山地承包合同,林木产权不明晰,林地面积大小不等,村民对这些山林的处理分歧较大。村民黄金华说,“当时不成文的规定是谁种谁有,这样大家就都去争那片山,矛盾就多了,同时由于种的树木你一块我一片,种类多样,形不成规模,最后效益都不高”。

在这次林改中,官山村委会及村小组干部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谁种谁有”的山林确定为家庭承包形式,实行有偿经营。即:谁种的林木仍然归谁所有,但必须与村小组签订山地承包合同,从签订合同之日起应向村小组缴交承包金。仅此一项,茶林村小组每年就增加收入1万多元。“其实,这1万多元里只30%归村小组集体用于公用支出;70%则按人口总数平均分给村民。现在,我们人人都拿到了一份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这是我们分红的保证,我家6口人,可以分6股”,黄金华乐呵呵地说,“虽然分红不多,但大家有积极性了,村民关系也和睦了。”

对此,官山村宜秋湖村小组村民陈佛添的感受也很深,他说,“以前,我们村小组的山有部分归村里,有部分归村小组,还有一些又算私人的,大家经常滥砍滥伐。现在好了,都分清了。”

陈佛添在林改中分到了10多亩的“责任山”,他与同村亲戚商定,去年底一起拿着林权证去弄了5万元抵押贷款,对自家的“责任山”进行开发。陈佛添说“我种的这种树市场价格很好,投入1万元,收益也在1万元左右。比种地强多了。”

权威解读

山定权 树定根 人定心

村民一包70年

记者:温家宝总理曾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堪比土地家庭承包”,那这次改革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市林业局负责人:我们集体林权制度以前也经过数次变革,但是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流转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惠州市林业的发展。通过这次林改,农民将获得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其中包括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而按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林地承包经营权一定就是70年不变,承包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承包,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林改有利于盘活森林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流动,从而达到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并且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00万亩待林改

记者:惠州这次林改涉及多少亩集体林地?

市林业局负责人:涉及集体林地900多万亩,不过博罗县已经基本完成了林改,因此,惠州还有700多万亩集体林地要改革。

记者:惠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这里有什么具体规定吗?

市林业局负责人:具体就是农户经营自留山的收益,归农户所有;经营承包林地的收益,除依法缴纳国家和省规定的税费及合同约定的费用外,归经营者所有。取消其他一切收费。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征占用农户承包的林地,要依法足额支付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林木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林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对没有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和费用、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林地补偿费按有关政策法规和林地发包、承包双方协议执行。

村民均享收益

记者:作为林改试点的博罗,改革效果如何,有何亮点?

市林业局负责人:博罗的试点工作效果明显,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博罗林改最大亮点是享有权益的村民平等分享收益。就是说,集体统一经营的集体山林不是一片一片划分给村民,而是确定哪些村民享有其权益,然后以“均股、均利”的形式平等享有其收益。

记者:通过博罗的试点工作,惠州其他县区在推进林改工作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市林业局负责人:一是防止家底不清。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摸清林地权属情况和经营现状,避免由于情况不明,造成工作混乱;二是防止不尊重群众意愿;三是防止违规操作。林改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规范进行,严格按流程操作,防止暗箱操作和低价流转山林,确保集体山林资产不受损失等。

声音

罗阳镇莲湖村村民何玉华:林改完成了,大家领到了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今后每户人家都不能私自占用集体山林。我们已经发包给别人种南洋楹,作为山林的股东,我们可以“坐享其成”了。

公庄镇下洞村村民黄荣发:林改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村民之间、或者村民与承包商之间的纠纷也解决了。好!

市民李先生:到乡下买片山、造片林、种些菜过田园生活,是不少城里人的梦想。以前由于产权不清、交易困难,这种事情一般很难实现。现在林权归属逐步清晰,梦想可能成为现实。

关注焦点

山林股份不能转让

问:林改要对集体山林进行确权,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市林业局负责人答:这些集体山林的确权、经营管理方式,都要经村民会议半数以上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方可实施。这样也利于形成林业产业规模,保护生态环境。

问:村民分到的集体山林股权能否转让?

答:集体山林股份属于村小组的分红,不得转让。

问:林改后,集体林权收益的30%用于村集体公用支出,如果这30%满足不了村集体收入怎么办?

答:林改后,村集体可支配的资金确实少了。这里也有规定,比如村里要完善一些公共设施需要出钱的,不够可以财政补贴。

他山之石

福建林改:山添林 人数钱

2003年4月,福建省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林改。

随着第一阶段确权发证任务的完成,福建省又适时开展了以产权为核心的配套改革,全省相继成立林权流转服务中心,还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创新服务改革。3年来已累计发放林权证抵押贷款近26亿元。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福建省活立木蓄积量比上一次清查增长7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2.44个百分点;林产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迅速发展,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72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920亿元,林改成效十分显著。
 

推荐阅读:

广州:不足4亩地抢种龙眼树超4000棵 抢种人被捕

北京:价格下调 北美海棠销量普遍大幅上涨

福建12月将有较强冷空气过程 苗木注意防寒

石家庄:保护树木大行动 砍一棵也须主管副市长批

(来源:南方网)